學弈(說課稿)
文言文是古代文明傳承的媒介,雖與現代文在用詞造句、朗讀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卻有著千絲萬縷、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從小學開始,在學生成語、名言警句、古詩詞的積累基礎上,讓學生接觸一點文言文,初步感知其語言特點,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觀點,對加強人文教育,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很有好處。《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八組第二十四課。課文的思想內容好,強調學習要專心致志,有利于學生繼承發揚刻苦學習的優良傳統,它短小精悍,文字較為淺顯,適合小學生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初步感悟了學習方法,為初中文言文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基于以上認識,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以下三點:1、學習三個生字,理解語句的意思,把握課文內容,體會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2、正確、流利的朗讀、背誦課文。3、初步了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培養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它與現代白話文相比,在用詞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要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為本課教學重點。從理解課文方面看,難點在于讓學生參考課后注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所以要將此點作為難點來突破。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是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的關鍵。
本課時設計的教學理念是: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在研讀課文、探究疑難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初步的感受、理解和欣賞能力。
在教學中,采用了猜讀式的教學模式,這是一種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核心,以不同層次的朗讀為途徑的原生態教學模式。這與本課教學重點不謀而合,讓學生在自我摸索中理解詞句的意思,并初步了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這種方法既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自能讀書”,又能激勵興趣、情感、意志、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生在本課中的主要方法是朗讀。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全文,讓學生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精讀、美讀、熟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讓學生經歷尋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的過程,體現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除此之外,為了突破教學難點還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讀懂了課文內容。
以上就是本人在設計該課時的些許感悟,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謝謝。
學 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學習三個生字,理解語句的意思,把握課文內容,體會做事要專心致志的道理。
2、 正確、流利的朗讀、背誦課文。
3、 初步了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培養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正確的斷句,流利的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同學們,我們在五年級的時候學過孟子的一句話:生我所欲也…...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空,去與這位古代的偉人對話,我們一同來學習第24課 學弈 [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知道學弈是什么意思嗎? 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試讀質疑
過渡:明白了題目的意思,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課文吧。請大家自由的讀讀課文,感受一下文言文吧。
1、 自由讀文,交流對課文的印象,初步感知文言文。
到現在呀,我們算是和課文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說說,給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怎樣?
這文章呀,和我們以前學的大不一樣,以前學的叫現代文白話文,而現在學的這篇課文是古文文言文,第一次學呀,感覺有點難度是很正常,其實,聽多了,你會發現,這古文其實很美,學起來也挺有意思的。要不,同學們來聽聽課文錄音,一起來感受感受?
2、 聽課文錄音。
3、 再讀課文,自由質疑。來,自由地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