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弈
一、引讀“單元導語” 1.了解單元學習重點。走進課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獲得人生啟示的。學習時要注意抓住重點句段,聯系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表達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試著在習作中運用。2.通過前幾年的學習,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在這個學期的學習中,我們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努力,認真地讀書作文,使各項語文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二、出示題目 文言文兩則
1.我們以前學過哪幾則文言文?對于學習文言文,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引導學生回顧總結“反復朗讀”“結合注釋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文章說明的道理”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2.導入新課,明確學習任務。
《文言文兩則》是指《學弈》和《兩小兒辯日》。這節課學習第一則文言文《學弈》。
3.結合注釋①,了解孟子其人和《孟子》一書,“學弈”的意思即是學習下棋。
4.、下面大家各自把課文多讀幾遍,直到你覺得讀通了為止。(學生各自朗讀課文)
5、讀古文講究“斷句“。原來古文是沒有 標點符號的。我們的課文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加上了標點。讀課文時,有標點的地方當然需要停頓,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據它的意思,那些沒有標點符號的地方,需 要拖個長聲。這樣讀,你自己比較好理解,聽的人也容易聽懂。大家拿出筆來,聽我讀一遍,注意聽我讀到哪里沒有標點卻拖長了字音,你就在哪里畫一條斜 線。(板書畫斜線“/”)為了大家便于聽和畫,我讀得慢一些,拖音也放長些。明白嗎?(生答明白)
(下面是教師示范拖音的讀文)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6、下面各自按照畫出的斜線朗讀一次,拖音的地方,可以夸張些。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后還要搖頭晃腦,甚至身子也跟著節奏晃動。
7、同學讀。示范:“為/是其智/弗若與?
8、那我問幾個問題行嗎?第一個問題:“弈秋”是什么意思?講詳細點。很會下棋到什么程度? 他是全國最會下棋的人。
9、這句話中那個“者”字是什么意思? “的人”來講。
10、第二個問題:課文里的人讓弈秋干什么?
人們讓他教兩個人下棋。
11、第三個問題他這兩個學生表現怎么樣?
一個一個說。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人雖然聽弈秋的教導,但一心認為有天鵝將至,想拉弓用箭射。
12、我這里有幾個字不明白, “一人雖聽之”中的“之”字是什么意思?(有學生翻看注釋)
這個“之”字的意思是指弈秋的教導
13、:第二個字,“惟弈秋之為聽”中的“之”字是什么意思?不要再看注釋了,注釋里只是整個講了這句話,沒有單講這個“之”字。你得自己動腦子想。
生:這個“之”字還是指弈秋的教導。
14。剛才的兩個“之”字,都指的是弈秋的話。再看“思援弓繳而射之”中的“之”又是指什么?(生無人能答)聯系上一句“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想一想他想射的是什么? 射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