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兒辯日》說課設計
說教材《兩小兒辯日》是人教版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中一則寓言故事。文章敘述了古時候,兩個孩子其中一個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為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為此,各持一端,爭持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斷。這個故事說明為了認識自然、大膽質疑;也說明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再博學的人也有所不知,學習是無止境的。
說教法
對于本文學習,我主要采用了學生多讀、理解、質疑問難、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借助課文注釋理解課文內容,教師適當點撥、講解。重視熟讀能誦,讀出古文的韻味,進行語言積累的訓練,培養學生自學古文的興趣。
說學法
在教學中,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營造一種“平等、合作”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地求知,快樂地學習。
說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知道孔子嗎?誰來簡單講一講。
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談自己所了解關于孔子的知識。當學生談到一定的程度,教師適當地點撥:孔子是個博學多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令古今世人肅然起敬。今天我們將學習一則有關他的故事,學習之后可以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孔子。首先讓我們來讀一讀文章,注意讀出節奏,把課文讀通。
(二)解題
孩子對題目的理解,有助于進一步把握課文的內容。師提問:題目是什么意思呢?讓孩子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后統一為兩小兒討論關于太陽的問題。再讓孩子深入思考,讀了題目你想了解些什么?教師將學生的問題歸納為兩小兒爭辯的理由是什么?觀點是什么?讓孩子帶著自己想了解的問題去讀書。
(三)質疑問難
教學中要將時間還給了學生,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兩小兒爭辯的理由是什么?觀點是什么?通過朗讀。然后匯報學習成果。再通過朗讀明確兩個孩子討論的是關于太陽早上離人近還是中午離人近的問題。
通過討論明確兩個孩子各自討論的理由。
一個孩子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那么大,到了中午就像盤孟那么大,這不是遠的事物小而近的事物大嗎?
一個孩子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天氣比較涼,而到了中午的時候就像手放進湯里一樣,這不是熱的事物挨得近暖和一些而離得遠的涼一些嗎?
(四)拓展延伸
在學習中對孔子的回答,你們怎么想?讓學生感受到孔子那種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的精神,受其影響。
(五)背誦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