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匆匆教學設計
2 匆匆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2、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重點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教學難點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詞語,全班齊讀。
2、作者在第一段向我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板書
3、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解決問題。
二、品讀句子,感嘆時間匆匆
1、誰能告訴老師課文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2、學生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有關的句子。
3、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1)讀這個句子,你能感受到什么?(或:你體會到什么?)
(2)誰喜歡這個句子?把你的理解讀出來。你為什么喜歡這個句子呢?
(3)這個句子寫得多好,作者用一個比喻句,形象地寫出了自己八千多個日子無聲無息地消失了,老師也喜歡這個句子,我能讀讀嗎?那你們要認真聽,等一下來評評老師的朗讀。
(4)全班齊讀。
三、精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運用語言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體寫出了時間是怎樣的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的,讓我們一起來看這一段,誰愿意讀這一自然段?愿意讀的同學就站起來讀,其余學生邊聽邊思考:朱自清認為哪些時間是匆匆過去的?請你把相關的詞語或句子劃出來。
2、現在誰能告訴老師,作者認為時間是浪費在做哪些事上?(板書: …… 的時候,從 …… 過去)
3、這是排比句,你認為這個句子寫得好嗎?愿意再讀讀嗎?請你們放聲讀,看能不能把它背下來。
4、朱自清先生告訴我們:時間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溜走的。像以上所說的洗手、吃飯、睡覺的時間是必要的 , 可朱自清卻認為這些時間是浪費了 , 可見他有多么珍惜時間。
5、想想我們自己,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時間白白地浪費了,比如: 在 …… 的時候,從 …… 過去 (讓學生仿照以上句子的結構說出幾句話)
四、品讀第四自然段
1、 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體地寫出了日子是怎樣的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他甘心這樣度過每一天嗎?你從哪兒可以看出? (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板書
2.我們還可以從這一段中的其它句子看出作者的自責嗎? (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3.事實真的像作者所說的他什么都沒有留下嗎?這里老師可以告訴你:朱自清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他是畢業于北京大學,在清華大學等幾所著名大學當過老師。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即使這樣,他還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可見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多么嚴格啊。
五、品悟文法,體會表達之妙
1、通過第2~4自然段的閱讀、理解,我們知道作者運用了排比、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