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抄寫員》教學設計
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
教材說明
選編這篇文章,無論從對學生的思想教育,還是從語文學習上看都很有現實意義。從本文的思想內容看,敘利奧的年齡與閱讀本文的五年級學生相仿,敘利奧面對的家庭經濟環境雖然與我國小學生不盡相同,但是學會關心體貼父母,增強對家庭的責任感是所有青少年面對的共同問題。尤其我國現在的少年兒童,大多數從小受到溺愛,體恤父母、老人的意識較差,本文就很具有針對性。從表達方法看,這篇文章構思嚴密,敘事清楚,主要通過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這是一篇讓學生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的好課文。同時,選編本文同選編《凡卡》一樣,可以讓小學生接觸一點外國優秀文學作品,了解一些外國文化。
教學建議
這篇寓言故事內容比較淺顯,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讀悟出行動永遠比空談重要的道理。
(一)議主題——概括主要內容:本文通過小學生敘利奧長達4個月默默忍受父親誤解責怪、偷偷幫父親抄寫郵簽掙錢養家的事,贊揚了他小小年紀懂得關心體貼父母、勇于承擔家庭責任的美德。
(二)理層次——把握文章脈:
課文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敘利亞要幫父親抄簽條,父親不同意。(1—4自然段。)
第二部分:敘利亞瞞著父親抄寫簽條。(5—24自然段。)
第三部分:父親了解了事情的真相。(25—30自然段。)
敘利奧行動的線索:請求抄——瞞著抄——繼續抄——含淚抄——被發現;
父親感情變化的線索:不答應——責備——冷淡——不愛——懊悔、慈愛。
(三)抓特點——掌握寫作技巧
這篇文章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
《小抄寫員》一課表達上最突出的特點,是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展現人物的思想品質。文中一次次描寫敘利奧受到父親錯怪后的心理活動,在“停下來不做,還是繼續幫父親做”的反復思考中,確立了自己的想法:“學校的功課是非學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幫助父親養活一家人,稍微減輕父親的疲勞。對,這樣做對!”這種意識經過不斷的實踐強化,成了指導行為的準則:“好像睡著不起來,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責任,偷用了家里的兩角錢一樣。”于是,忍不住仍舊爬起來,成為“習慣的力量”。敘利奧的思想品格、精神境界,主要是通過內心活動展現的。
本文篇幅較長,教學時不可能面面俱到。為突出重點,本著“長文短教,以讀促思,以寫促悟”的指導思想,本課著重指導學生對敘利奧的幾次心理活動進行分析、感悟、品讀,從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通過心理描寫來展現人物品質的寫作手法。
教學本文應該把握兩個重點:一是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對學生進行愛父母、愛家庭的教育;二是領悟心理描寫對表現人物思想品格的作用。
《小抄寫員》 教學設計
編寫者——高新區第二小學 王素芹 張會存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敘利奧關心體貼父母,主動為父親分憂解難的美德。
3.領悟作者通過人物心理活動,展現人物思想品質表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