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之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探訪、交涉、風采、赴約、淡雅、捉摸、襯托、幻覺、深遠、有朝一日、大樣彼岸”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照畫面,了解課文中具體描寫畫像的部分,學習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寫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畫的魅力。
二、教學重難點:
對照插圖,把具體描寫《蒙娜麗莎》畫像的部分找出來,欣賞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美麗神韻和那如夢如幻的嫵媚微笑,引導學生從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雙手和背景等具體的描寫中體會世界名畫的魅力。
三、教學準備:
1、課前,安排學生查閱達.芬奇的資料,搜集蒙娜麗莎的畫冊、照片、掛歷等,欣賞一下這幅世界名畫。
2、組織學生事先相互交換傳閱,對名畫有初步的認識。
3、制作課件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欣賞激趣,整體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組藝術作品。
小結:藝術就在我們身邊。第八組課文將帶我們走進藝術的殿堂。打開書p136(齊讀第八組導讀)美妙的樂曲,令人回味無窮;杰出的畫作,讓人百看不厭。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介紹的是有關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打開書p142齊讀導讀。
2、師生交流有關達·芬奇以及《蒙娜麗莎》的資料。
3、出示課題:蒙娜麗莎之約(齊讀)
課題的關鍵詞是——(學生緊扣課題質疑)
[設計意圖:學生將收集的資料交流,利于課文學習,對名畫有初步認識。]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反饋交流(出示課件)
課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蒙娜麗莎》的心情和此畫來紐約展出的原因;接著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字詞正音(出示課件)
[設計意圖:通過自讀交流,感知文章脈絡,為下文學習做鋪墊。]
(三)品讀課文,感受魅力
過渡:課文以介紹《蒙娜麗莎》為寫作目的,為什么還要寫大家排隊等候欣賞畫像的情景呢?
1、快速輕讀1——4自然段。說說課文是怎樣寫相約前的?(排隊等候)這樣描寫有什么好處?(從人們的等待中感受蒙娜麗莎的魅力,等待也是一種美的享受。)
2、指導品讀5——7自然段。
師:看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介紹了這幅名畫?(找到課文5——7自然段——相約時)
(1)課件出示《蒙娜麗莎》的畫像,讓學生自由觀賞,談談體會。
(2)從同學們驚嘆的眼神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對這幅畫的喜愛,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
(3)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呢?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方面,細細讀一讀,體會體會,說說自己的感受。
(4)全班交流,感受名畫的魅力。
提問:你從哪些描寫中看出了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呢? 引導學生感受畫的整體。(第五自然段)
a:引導讀句子“我隨著隊伍——我終于跟她面對面了”。
體會:幾百年來,《蒙娜麗莎》這幅畫幾經輾轉,最后被收藏在盧浮宮。這幅畫能夠來到紐約展出是多么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