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絕弦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節(jié)奏與停頓。背誦課文。
2、能根據(jù)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生能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
2、難點: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引出“知音”。
師描述:我有一個朋友,我高興時他也快了,我難過時他也傷心,他非常了解我,我心里所想的他都能領(lǐng)會到。這樣的朋友,我應該稱為什么?(知心朋友,知己,知音)
2、理解“知音”。通過剛才老師的描述,你理解“知音”的意思了嗎?
3、引入課題。你知道“知音”最早出自那篇文章嗎?
4、釋題。“伯牙絕弦”是什么意思?(先理解字面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
2、生再讀課文,根據(jù)自己對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頓恰當。
3、指名讀,學生評議,在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讀好文言文的節(jié)奏。
4、師范讀,齊讀,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流暢。
三、讀懂課文內(nèi)容
請根據(jù)注釋和課外資料,自學,理解詞句意思,弄懂課文的意思。
四、研讀后交流。
(一)何為知音。
1、體會四個“善”的不同用法。
2、從何處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子期善聽?
3、伯牙善鼓琴,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還可能表現(xiàn)什么?(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4、假如你是子期,伯牙鼓琴是志在時候,你又看到了什么?(根據(jù)上題學生的回答提問)
5、體會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從而理解“知音”。
(二)相遇相知
1、伯牙當時是楚國著名的宮廷樂師,名滿天下。他一次次將自己的情感融入琴聲中,彈奏出一首首美妙的樂曲時,最渴望得到什么?
2、在遇到鐘子期前,周圍的人會怎么稱贊呢?
3、雖然聽者眾多,但卻始終覺得無人真正聽懂他的琴聲,所以他獨自一人來到山澗遣去內(nèi)心的孤獨和寂寞,他卻萬萬沒有想到,此時,此地,一個山野村夫,竟如此懂得他的琴聲!你說說伯牙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而子期在這荒山野嶺中竟然聽到如此高雅的音樂,他心情又會如何?(充分發(fā)揮想象,再現(xiàn)兩人惺惺相惜的情景,同時積累詞語“惺惺相惜”)
4、再讀課文1──4句,感受知音歡聚的融洽與歡樂。
(三)痛失知音
1、一年以后,伯牙來到去年相見的地方,等待他的是子期冰冷的墓碑,他把要對子期說的千言萬語都化作了琴聲。
2、一曲彈完,他怎么做?
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學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