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進家來的松鼠》教學實錄及評析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松鼠與我們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2.學習作者如何將動物與人之間的感情寫得真實具體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老師知道同學們都非常的喜歡動物,你們喜歡什么動物呢?
生答喜歡的動物。
師:在森林里,有一種動物,尾巴又大又長,像老鼠又不是老鼠,它是什么呢?
生:松鼠
師: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位老朋友松鼠(板書課題),從課題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初讀感知,探討交流
生:有一只松鼠跑進了我家。
師:你們還想知道什么?
生一:松鼠跑進我家后,發生了什么事?
生二:松鼠為什么會跑進我家?
生三:我們家人對這只松鼠是什么態度?
生四:……
生五:……
教師歸納板出學生想知道的問題
①松鼠為什么會跑進我家
②松鼠跑進我家后,發生了什么事
③我們一家人怎樣對待松鼠?
師:下面請同學帶著以上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在有效的互動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這樣生生互動的課堂會更加的精彩)
生讀文,指名回答問題一
生:因為我家緊挨著森林,所以松鼠跑進了我家。
指名回答問題二
生一:松鼠偷方糖。
生二:松鼠叼面包皮放到柜項上。
師:這是松鼠在給自己儲備冬糧呢,下面我們來讀讀這些段落。
生齊讀課文相關段落。
師:除了給自己儲備冬糧,松鼠還做了什么事呢?
生回答松鼠晾蘑菇的自然段,師板書,生齊讀相關段落。
師:同學們還知道松鼠做了什么事?
生:它把手套,還有奶奶過節時才舍得戴的頭巾叼到煙囪里給自己墊窩。
師:有沒有同學能用四個字來概括這件事?
生:自己墊窩。
三、感情朗讀,深化感受
師:松鼠在“我”家做了這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我們家人有沒有把它抓起來,打頓屁股?
生:沒有,我們家人都很喜歡它。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下面我們就來分工找出體現家人喜歡松鼠的句子,班長負責找有關全家的,男生找爸爸的話,女生找我的話。
生讀文、思考,代表反饋,全班齊讀相關段落。
分角色朗讀:女生——我的態度
男生——爸爸的態度
班長——全家人的態度
(朗讀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情感,培養語感的基本方法,因此閱讀教學中要重視朗讀的訓練,訓練的方法要多樣化,盡量避免枯燥的的方法指導和機械化的模仿,教師的這種分工合作、分角色朗讀,能有效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
四、學習學法
師:作者是怎樣把喜愛之情表達出來的?
生:……
師:作者就是通過對有關松鼠幾件事的描寫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的。
五、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師:如果松鼠跑去你家你會怎樣做?
生:善待它。
師:多善良的心啊!我們人類就是要善待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
六、作業
用一件具體的事寫出自己與動物的感情。
課后點評
亮點:
1、本課教學目標制定恰當,教學過程精練,符合略讀課的教學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略讀課文,粗知文章大意。人教版實驗教材參考用書中曾指出略讀課文不像精讀課文那樣嚴格細致,內容上只要求“粗知課文大意”,不需字斟句酌;方法上則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把課文讀懂。根據課標和參考用書的要求,再來看本課的教學。本課的教學目標為: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松鼠與我們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2.學習作者如何將動物與人之間的感情寫得真實具體的。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這三點目標設定了四個教學環節:1、初讀感知,探討交流;2、感情朗讀,深化感受;3、交流表達方法;4、總結寫法,課外延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都很好地扮演了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通過幾個重點問題引導學生讀書、思考、然后展示學習的成果,整個過程教師沒有過多插手,放手讓學生提問題、解決問題,自讀自悟讀懂課文,學生在這樣的閱讀實踐中,既鍛煉了獨立閱讀能力,又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