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詩同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搜集詩歌,為自己搜集到的詩歌配插圖,增強閱讀詩歌的興趣,提高審美水平。
2、在搜集到的詩歌中選擇自己喜歡的,進行個性化鑒賞。初步了解聞一多的詩歌美學主張。
3、練寫詩歌,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感受詩歌的魅力。
二、教學重難點:
1、初步了解聞一多的詩歌美學主張。
2、學寫詩歌。
三、教學課時: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看過周星馳導演的電影《喜劇之王》嗎?在這部電影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周星馳在還沒有成名之前,他最大的家當就是一本書--《青年演員的必修課程》,他把這本書放在一個月餅盒里,時不時拿出來看看,實在珍愛有加。正是這本書,使他走上演藝生涯。我想,這可能是每個人都會有的體驗吧!我記得當我還是一個16歲的中學生的時候,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見到了一本書《新詩格律研究》,我現在回想起來,這本書又薄又破,但是它使我認識了徐志摩、舒婷、余光中等諸大名家,我突然發現,在廣闊的文學土壤里還孕育著這么瑰麗的文學作品。我一下子被詩歌精美的語言、獨特的文學體裁深深折服,為之癡狂。那本書,我也珍藏了很多年。在一個重要的時期,一本書可能引領著我們走向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今天的你們,可以通過那些方式去認識這些文學大師呢?
師:今天就讓我們再一次叩響詩歌的大門,與大詩人交朋友,與詩同行,進一步提高我們鑒賞詩歌的能力。(板書:與詩同行)
(二)詩歌鑒賞
師:同學們,我知道你們搜集了很多詩歌,有些同學甚至還把自己搜集到的詩歌背了下來,這種學習熱情真令人感動。那么,在你搜集到的詩歌中,你最喜歡哪一首呢?能給大家介紹介紹嗎?(生自由答)
師:評價一首詩歌的標準很多,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其中一種審美標準,就是: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民主革命戰士聞一多先生提出的三美主張。聞一多認為一首真正的好詩應該具備三美:音樂美、建筑美、繪畫美。首先,我們來看看一首詩怎么體現出音樂美的呢?
你們怎么理解呢?(生淺談)
師:詩歌,譜上曲便是一首歌,它具有一定的押韻、優美的節奏,讀起來瑯瑯上口。現在,在小組里交換讀一讀你搜集到的詩歌,你覺得哪一首詩在節奏、押韻方面處理得很好?(小組交換讀,自由談)
師:今天,老師要向大家推薦的是20世紀30年代的一位著名詩人徐志摩,他曾經于1924年5月陪泰戈爾到日本訪問時寫過一首詩,這首詩寫的是日本的友人與詩人送別的情景,詩人用幾句話,抓住最富有日本女性特點的溫柔嬌羞的神態來描畫,表現了對日本女郎的由衷贊美。大家一起讀一讀這首詩。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恰似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
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里有甜蜜的憂愁,
莎揚娜拉……
----徐志摩
1、 你覺得哪一句詩最具音樂美呢?(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