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海拾貝》教學反思
《詩海拾貝》教學反思
我們班有幾個女孩特別喜歡寫詩,你還別說,有的學生寫的詩像模像樣。因此,這次走進六單元的語文實踐活動《詩海拾貝》,我就想通過活動激發學生對詩歌的喜愛,讓更多的學生來寫詩。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的課程目標中指出:“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這次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是“輕叩詩歌的大門”。活動伊始,我根據每個板塊的“活動建議”,引導學生按照學校、家庭的實際情況制定活動計劃。活動中,我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通過搜集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朗誦詩歌、寫作童詩等活動,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
整個活動過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他們利用語文課和課余時間搜集了大量詩歌,學習的內容和形式豐富多樣。這次綜合性學習激發了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增長了詩歌方面的知識,也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鍛煉了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能力,成效是多樣的。
另外,本次綜合性學習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性,把綜合性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自由組成學習小組,自己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方法制定小組活動計劃,再按照制定的計劃自行開展活動。我注意及時給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正確處理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適當指導的關系,既重視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又注意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和幫助。我對學生的指導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使學生明確要求,二是幫助學生掌握方法。例如,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本組教材的導語和活動建議,使學生明白這次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和要求,知道可以開展哪些活動,可以搜集哪些詩歌,可以怎樣給詩歌分類等,為深入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奠定基礎;引導學生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詩海拾貝》教學反思
詩歌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古今中外的詩人們寫下了無數優美的詩篇,經過時間的篩選,優秀詩歌已成為超越民族、超越國界、超越時空的不朽經典,叩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給人們以藝術的享受和熏陶。第十一冊語文的第六單元的主題是:“輕叩詩歌的大門”。這是本冊教材的一次大的綜合性學習。編排本組綜合性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特別是語文綜合運用能力。如何來完成這個單元的訓練呢?如果按其它單元的教法顯然是不行的。活動伊始,我根據每個板塊的“活動建議”,引導學生按照學校、家庭的實際情況制定活動計劃。活動中,我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通過搜集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朗誦詩歌、寫作童詩等活動,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在 “詩海拾貝”的教學中,我引用了這種教學方法。我先指導學生按題材分類,從山水詩、邊塞詩、思鄉詩、詠物詩等方面去搜集詩歌,背誦詩歌,每位同學每組詩至少要收集三首以上,至少會背三首,多多益善。其中山水詩又引導學生按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進行收集,每個季節收集三首以上。同時,再引導學生還可按形式分、按國家和作者分等。這樣,在眾多的詩、詞、曲、賦中,學生在收集上避免了盲目性,操作起來非常方便,在收集、整理詩歌方面做得很好,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整個活動過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他們利用語文課和課余時間搜集了大量詩歌,學習的內容和形式豐富多樣。這次綜合性學習激發了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增長了詩歌方面的知識,也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鍛煉了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