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海鷗》導學案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情感。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句子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學習重點: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老人與海鷗之間有著怎樣的感情。
學習難點:體會課文是怎樣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的。
學習鏈接:
在昆明翠湖公園湖畔,坐落著一位老人的青銅雕塑,雕塑名叫“海鷗老人”。這位老人就是被昆明人稱為“海鷗老人”的吳慶恒。他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飛抵昆明的紅嘴鷗是他唯一的寄托。每當紅嘴鷗“駕臨”,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進城給它們喂食,和它們嬉戲,風雨無阻;老人每月三百零八元的退休工資有一半以上都用來給海鷗買吃的,為此,老人平時幾乎舍不得花錢坐公交車。老人去世時,無數海鷗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盤旋數周后,紛紛落地整齊地肅立成兩行,為老人守靈數十分鐘。這一年,老人的故事經媒體報道后,在昆明家喻戶曉。2005年紅嘴鷗蒞臨昆明20年,這一年昆明以紅嘴鷗來越冬數量之多、保護與研究之卓有成效、人鷗和諧持續時間之長而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紅嘴鷗之鄉”。在這個值得紀念的年份里,“海鷗老人”再次被人們想起,于是人們倡議捐款,就為老人塑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一尊青銅雕像。
學習過程:
一、導入: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發生在昆明翠湖畔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請寫下課題:
二、自主學習
快速默讀課文,想想文章在敘述老人與海的故事當中,哪一個畫面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這段話你能用一句話或小標題概括出來嗎?
三、合作探究:
學習第一部分
找出課文中表現老人愛海鷗的句子,抓住關鍵字詞,細細品讀。
1、喂海鷗(抓住老人的動作描寫):
從中我體會到:
2、喚海鷗(注意老人的神態描寫):
從中我感受到:
3、談海鷗(抓住語言、神態描寫):
從中我讀出了:
學習第二部分
老人去世后,在安放老人遺像的地方發生了一件怎樣“意想不到”的事情?(幾個“意想不到”?)
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海鷗好像在說什么?)
從中你體會到什么?(抓住海鷗的動作描寫來體會)
四、展示交流
由小組長安排推薦回答,師適時做點撥、補充。
五、總結:
課文作者通過對老人和海鷗細致、生動的描寫,使我們感受到老人與海鷗和諧相處及愛鷗、護鷗的一片深情;同時也感受到,動物和人一樣,也有自己的愛憎,自己的情懷,更感受到人與動物之間真摯的感情。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一次表達這種感情。(可以自讀、齊讀、互讀全文,也可以讀自己喜歡的片段。)
六、拓展延伸:
本課中人鷗之間的感情無不讓所有人為之動容,現在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所收集的資料,談一談人類如何與大自然友好相處,也可以提出建議。
9、《老人與海鷗》練案
練習目標: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想象文中重點語段所描繪的畫面,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留心觀察,完成習作,練習細節描寫。
4、背誦課文最后四個自然段,積累語言。
練習內容:
一.在正確的讀音下劃“”。
撮(cuōzuǐ)嘴親昵(mìnì)滇池(diandi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