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叩詩歌的大門》集體備課(2)
孩子們經過了一周的學習,在這一周里,我們利用語文課,還有課余時間,閱讀、收集了好多好多的詩歌。而且還在小組內,按照不同的方法,給詩歌分了類,并且推薦了自己最喜歡的詩。這節課,我們就是要在全班同學面前來匯報一下各個小組的學習成果了。本次課的活動目的:
1、了解古今中外詩人創作的優秀詩歌。
2、通過學習對搜集到的詩歌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了解詩歌的豐富性。
3、 激發學生收集詩歌的興趣,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有趣。
4、學會讀懂古詩和欣賞詩歌的方法,讓學生從詩歌里得到美的熏陶,激發學生對詩歌的熱愛。
本課主要分展示匯報和推薦詩歌兩個環節。重點是讓學生展示課下收集的各類詩歌。教學中主要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展示回報,給學生以自主的空間。本次教學中,學生們積極參活動,動手收集詩歌,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動手做課件,應用于課堂學習之中。
在教學時,我針對班級學生實際情況,在班級里開展了語文實踐活動,指導每名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整理古今中外的詩歌,進行研究性學習,用文本資料匯報。學生興趣很濃,就連平時學習困難的學生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感受到了學習帶來的快樂。
我還讓學生多說。通過各種形式,給學生創造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多寫,通過作文、日記和讀書感想以及自己辦報紙、出墻報等,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果;讓學生多聽。通過聽廣播,看電視,網上瀏覽等,讓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讓學生多讀,除報紙、雜志外,還鼓勵學生多讀詩歌集。我鼓勵學生自己寫詩歌,然后在課堂上朗讀自己的作品,學生有了成就感,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詩歌的積極性。
反思這次活動,我發現,盡管現在語文教材文學性更強了,但還是滿足不了學生文學方面的需求,部分學生搜集的材料有限,應該適當安排閱讀欣賞課,把學生帶進閱覽室,讓他們在閱覽室里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陶冶情操、提高文學修養。
其次,我深切的感受到,教師也該加強自己的能力。有些學生的詩歌,我看了,雖然能發現一些問題,卻不知如何去修改。我想,作為教師,是否也應該向學生一樣,認真參與到活動中去,和學生們一起去學習,去提高自己的能力?
1、綜合性學習課老師究竟授課達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了本組的教學目標?
2、本組內的四首古詩詞是應該精講還是大致瀏覽?
閱讀古代詩歌,可以讓學生知道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已經有兩千多年詩歌的歷史。古詩語言凝練,內涵豐富。要求學生反復誦讀,引導學生借助注釋讀懂詩歌,了解詩歌大意,感受詩歌中包含的情感。同時幫助學生初步了解一點有關于唐詩、宋詞,元曲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