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夠聯系上下文或結合時代背景理解含義生刻的句子,學習抓住語言,動作,神態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感受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魯迅葬禮視頻 魯迅生平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語 1936年10月19日,是個讓所有中國人銘記的日子,讓我們追隨歷史的腳步回到那天的情景。
播放視頻
沒有人事先約好,來送葬的隊伍卻有6000人光景,看到這一幕,你有什么想問的?
生:他們來送的是什么人,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約而同地來送別他?
(通過觀看葬禮錄象,形成課堂氛圍的同時,也方便學生由當時的情景自然地引出問題——他們來送別的是怎樣的人,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約而同地來送別他?)
這時,人群中出現了一個特殊的身影,她叫周曄,或許我們可以從她后來的一篇文章中找到答案……
二.出示課題: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讀題,從題目中讀懂作者和魯迅的關系,對文章的由來簡單介紹
三.初讀課文
1.出示閱讀要求:放聲朗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在讀的同時找一找:6000多人不約而同來送別的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出示:“的確,伯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為別人想的多,為自己想得少。”
2.那么周曄為什么要這樣評價伯父呢?她是從哪幾件事中感受到伯父是這樣一個人的呢?瀏覽2至24段,找找答案。
3.教師相繼板書:談《水滸傳》
笑談“碰壁”
救護車夫
關心女傭
(在初步了解作者和作品情況后延續之前的問題,通過初讀文本,找句子和概括事件對初讀進行反饋。)
四.精讀課文
談《水滸傳》
1.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了……如今,他靜靜地躺在殯儀館的禮堂里,我呆呆地望著他,看到他那依舊清瘦而詳和的面容我不覺想起幾個月前與他談《水滸》的情景。
2.默讀這個故事,把感受最深刻的句子劃下來。
隨機出示 伯父摸了摸胡子,笑了笑,說:“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
3.我是什么反映?生讀文中的句子。
4.激疑:這就奇怪了,伯父明明在夸自己的記性好,我為什么會難受呢?
生談想法 相繼指導朗讀。
5.此時,聰明的周曄怎么可能不明白伯父的意思呢?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