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閏土說課稿
【教學目標】
1、感受少年閏土這一人物形象,知道閏土是個聰明、能干、活潑可愛的農村少年,理解作者對閏土的特殊感情。
2、學會本課11個生字,理解6個詞語的意思。
3、能聯系上下文,說說句子包含的意思。能在教師幫助下理解并寫出句子中含著的意思。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默寫第1自然段。
5、摘錄課文中描寫閏土外貌、神態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重點】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揣摩人物的特點,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聯系上下文及時代背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材分析】
《少年閏土》節選自魯迅1921年寫的短篇小說《故鄉》。《故鄉》通過中年閏土和少年閏土的對比以及楊二嫂等人的刻畫,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農村的衰敗,農民在封建政權壓迫剝削、愚弄、毒害下痛苦的生活和麻木的精神狀態。小說是用第一人稱寫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實地反映了魯迅的思想感情,但這是文學作品,經過虛構、想象,所以不能說“我”就是魯迅。課文是小說中一段插敘,題目《少年閏土》是編者加的,節選出來的章節所表現的中心思想與《故鄉》整篇小說的主題是有差別的。
【課文題解】
本文選自魯迅先生寫的短篇小說《故鄉》中節選的一段。課文中的“閏土”,是小說中“我”少年時代的朋友。“少年閏土”生活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當時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中國農村凋敝,農民生活非常困苦。課文節選的是作者回憶閏土少年時代和“我”相處的幾件十分愉快的事情,刻畫了一個海邊農村少年可愛的形象。
【學習要點】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及新詞;會認讀3個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注意課文是怎樣刻劃人物的。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體會閏土這個人物的特點和內心活動。
2.課文含義深刻的句子較多,學習要注意結合課文內容來理解,并從中體會“我”的思想感情的變化,從而真正了解閏土是個有豐富知識、聰明能干、活潑可愛的農村孩子。
【詞語解釋】
猹(chá):一種動物,像獾,喜歡吃瓜類。
許下愿(xǔ xià yuàn):即許愿。講迷信的人對神佛有所祈求,許下某種酬謝。也借指事前答應對方將來給以某種好處。
祭祀(jì sì):舊社會過節時或每逢祖先生辰忌日,人們向神或祖先獻供品,行禮,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
值年(zhí nián):同族的人家,在祭祀祖先時,每戶輪流負責準備,輪到誰準備的那一年,就叫值年。
五行(wǔ xíng):指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迷信的人利用五行來推算人的命運。閏土五行缺土,所以起名叫“閏土”,表示五行齊全。
允許(yǔn xǔ):許可,同意。
裝弶(zhuāng jiàng):弶,捕鳥的用具。裝弶,就是把弶準備好,用來捉鳥。
竹匾(zhú biǎn):一種邊較淺的圓形竹器。
秕谷(bǐ gǔ):干癟的谷子。
素(sù):平素、向來。課文里的“素不知道”就是向來不曉得。
如許(rú xǔ):如此,這么些,那么些。
其間(qí jiān):其:那。那中間。或指某一段時間。文中指西瓜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