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閏土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析
《少年閏土》節選自魯迅1921年寫的短篇小說《故鄉》。文中的“我”是一個富家少爺,閏土是一個窮苦農民的兒子。閏土常年生活在海邊,見多識廣。而對于 “我”這個每天生活在深宅大院的少爺來說,“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字里行間充滿了“我”對閏土的贊揚和無限羨慕以及對自己所處的生活環境的不滿。
這篇課文通過“我”對少年閏土的回憶,語言簡潔、傳神。采用白描,對話,舉事例等多種表現手法,使人物形象鮮明,呼之欲出?坍嬃艘粋活潑可愛、機智勇敢、聰明能干、知識豐富的海邊農村少年形象。
二、設計理念
根據文章的結構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可以從學生對文章中閏土講的事情感興趣這一點入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以“我”的感受為中心,以閏土與“我”的相識、相見、相處、話別的活動過程為線索,理清文章脈絡。再配以感情朗讀,理解感悟,引導學生在讀中深思,在思中體味,完成對人物的整體認識。
三、教學目標
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激發他們熱愛漢語語言的情感,為今后形成健康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礎。 首先讓學生閱讀欣賞此文,從中體會文章的寫作特點,然后通過學習課文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四、教學重、難點
1、學習四件稀奇事,了解閏土是一個怎樣的人,體會文章的感情。
2、學習作者對閏土的外貌描寫,感知語言的表達力度,體會閏土的健康和可愛。 3、理解句子:“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天空。”等的含義并補寫“我”的外貌。體會“深藍的天空中……的西瓜”的景致描寫蘊涵著作者對閏土生活的廣闊天地的向往之情。
五、教學方法
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及認知水平,通過默讀課文,抓住初步感悟,引導學生提出質疑,教學中以啟發式為指導思想,分析課文,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六、教具準備
魯迅介紹資料、課文插圖、生字卡、幻燈片
七、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預習課文,學會本課生字。能夠正確讀寫“碧綠、鄭重、仿佛、廚房、刺猬、胯下”等詞語。 2、通讀課文,從總體上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及文章的思路。 3、學習描寫閏土外貌的部分,指導學生仿寫。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在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時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兒時的伙伴,當母親和他提起這位朋友時,他心里就忽然閃出了一幅神奇的畫面。
2、展示圖片,引出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