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閏土教案
正 供 佛 行
( ) ( ) ( ) ( )
課時二
教學內容
熟讀課文,通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我”的思想感情的變化,初識魯迅,了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課時所學,引導學生進入本課時學習重點。
師:通過上課時所學,我們已經體會到閏土的生活是——(幸福)的,在閏土幸福的生活里我們體會到他的身上充滿著勃勃的——(生氣)。那文章中的“我”又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的?
二、學生熟讀課文,通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我”的思想感情。
1、根據上節(jié)課所學,用一個關聯詞說說“我”與閏土的關系,感受我待人的平等。
2、學習文章第四部分,感受我們友誼的非同尋常,理解段落中的重點句子,感受“我”的謙卑。
重點句子:
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
3、學習文章第一自然段,體會第一自然段與后文相照應的寫作方法,同時感受我對人的“友愛”
三、由“我”的形象引導學生初識魯迅,了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
1、引導學生理清“我”與“魯迅”。
2、讓學生學習資料袋,學生初識魯迅。
3、簡介課文的原文,提供“中年閏土”閱讀資料。并以此為例讓學生初步了解魯迅先生的偉大成就。
四、學生讀文鞏固所學。
五、作業(yè)。
1、有感情讀課文。
2、完成練習冊。
3、課外閱讀一些有關魯迅或魯迅的作品。
4、預習《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5、縮寫句子
1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
2狡猾的狐貍假惺惺地擠出幾滴眼淚。
3我們靠著欄桿看魚兒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
板書設計
17、少年閏土
“我” (主) 平等 友愛 謙卑
(朋友)
閏 土 (仆) 幸福 生氣
相關鏈接
關于小說《故鄉(xiāng)》的寫作背景
短篇小說《故鄉(xiāng)》的素材,是魯迅1919年從北京回故鄉(xiāng)的見聞,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內,特別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間中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貌。1919年12月,魯迅從北京回到故鄉(xiāng)紹興,與同族十多戶人家共同賣掉新臺門故宅,帶著母親、三弟及家屬來到北京。這次回到鄉(xiāng)間,幼年的伙伴、農民章閏水特地從海邊農村進城來探望魯迅。章閏水年紀剛過三十,已是滿臉皺紋,形容憔悴,講述了“農村做人總是難,一點東西拿出去總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慘處境,引起了魯迅深切的同情。后來,魯迅將這次回鄉(xiāng)的經歷,藝術地再現于小說《故鄉(xiāng)》之中,并以章閏水為原型,塑造了閏土這個深刻雋永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