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說課稿
一、教材和學生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三組的一篇科學知識說明文。樸實、流暢的語言,嚴謹的結構,清楚的條理,又飽含著深情,是這篇文章的特點。它通過地球“美麗可愛而又渺小”、“資源的有限與面臨的枯竭”、“不能移居”這三方面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教育我們要精心保護這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美麗星球。
學生在四年級的時候通過《地球萬歲》一課已初步認識到了地球對我們的重要性,而課前讓他們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網絡架起時空橋梁,搭起學生意義建構的“支架”,會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獲取知識、認識地球。
二、教學目標 、重難點說明
針對學生實際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將教學目標 定位在: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七個生字,能理解“渺小、礦產、恩賜、慷慨、枯竭、濫用、威脅”等詞語;了解地球的特點、有限的資源及人類的開發對地球產生的危害。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學會抓住重點問題把握、理解文章的中心,并能夠正確表達出自己的感想。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珍愛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個性化的探究閱讀,達到教學目標 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從小樹立環保意識的要求。
三、教法、學法說明
基于教學目標 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我采用了自讀感悟、自主探究、觀察感悟、情感交流等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伙伴中的首席。
四、教學過程 設計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觀察激趣——問題探究——升華情感——拓展遷移的教學模式。
(一)觀察激趣
葉圣陶先生說過:“入境始于親。”在觀看所拍攝的地球美景這前,我先讓學生們觀看了幾張宇宙中的圖片,然后我設計了這樣幾句導語:“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有一個美麗的星球 ,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它是太陽和月亮的好朋友,它就是——地球”,然后又觀看地球的國片。這樣就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達到了“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經意的問:“看了這些圖片,你想用一句什么話來贊美地球?”學生發自肺腑的表達,為后面各環節的教學作好了情感鋪墊。
(二)問題探究
從文中的關鍵問題引導學生入手,對學生對通篇課文的理解有很好的幫助。所以我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我們感受到了地球的美麗,那在課文當中作者用哪一句話概括了地球的特點?得出“地球太可愛,又太容易破碎”這一令人困惑的問題。從這一問題入手,來全面、準確地認識地球。
1、感悟地球的外在美
學生通過課前的觀察圖片,已初步感受到了地球的美,這時可再讓他們從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們通過對其中詞語的咸悟、多種形式的朗讀和對文字的獨特體驗,從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這時“面對如此美麗可愛的地球,我們人類把它稱作什么?”這一問題的提出,讓學生對地球的偉大有了初步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