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靈去傾聽》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要將時間還給學生,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珍視學生的感受、理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感悟、思考,走進文本,獲得思想啟迪。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2、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用心靈去傾聽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體會“我”對蘇珊的深切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領會文章的寫作手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準備】課件、歌曲《朋友》,搜集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揭題解題,激發興趣
(一)出示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用心靈去傾聽
(二)讀題后你最想知道什么?(誰用心靈去傾聽?都傾聽了哪些話?怎樣才能用心靈去傾聽的?……)
二、初讀課文,質疑解疑
(一)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讀得不通順的地方做個記號,再讀一遍。
(二)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針對揭題時的問題回答,解決簡單的問題,了解“我”與蘇珊的交往過程)
三、研讀課文,感悟交流
(一)再細細讀課文,文中哪些內容讓自己感動,把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
(二)小組交流讓你感動的地方。
(三)集體交流最受感動的地方。
預設1:我找到了聽我說話的人,不由得放聲大哭。
探討“我”為什么“放聲大哭”?
預設2:小精靈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一遍遍地向我解釋。
(1)抓住“總是”、“一遍又一遍”理解蘇珊就像一位母親一樣。在一次次心與心的交流中,兩個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結成了母子般的情誼。
(2)說話練習,情景再現。
我問: 蘇珊耐心地解釋:
(3)反復誦讀,感受蘇珊對我的關愛。
預設3:知道嗎,這只可愛的小鳥,它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1)理解蘇珊都想了什么?為什么說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不是欺騙我嗎?
(2)出示蘇珊的留言:湯米,我要到另一個世界去歌唱。
討論:蘇珊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內容?(怕我傷心、難過;要我樂觀對待生活……)
(3)想象:蘇珊在寫留言前會想些什么?
小練筆:就要離開了,蘇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
(4)交流練筆 。
預設4:但我非常想認識蘇珊,認識這個從未謀面卻如同我第二個母親的。
(1)“謀面”的意思是什么?
(2)理解“如同我第二個母親”,學生交流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