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餓壞了那匹馬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賞析,體會殘疾青年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和我對這位殘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朗讀課文體會殘疾青年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和我對青年深深的感激之情。
難點: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教學準備:搜集相關事例、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釋題導入新課
1、談話入題:同學們:我們曾經痛恨一個“說謊的孩子”,痛恨他一連幾次謊稱“狼來了”,把山下的人騙上山去。可有人卻說“世界會因為謊言而丑惡,也會因為謊言而美麗”,有這樣的故事嗎?
2、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
(揭示并齊讀課題:別餓壞了那匹馬)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設置懸念:課題中的“那匹馬”,是一匹根本不存在的馬,可這句謊言,非但沒遭到譴責,反而得到感激,為什么呢?帶著這個問題讀課文,注意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并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反饋交流:
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試著從殘疾青年的角度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主要寫了酷愛讀書的“我”在失去看書機會時,擺書攤的殘疾青年謊稱家中有馬,買下馬草,讓“我”繼續看書的事。贊揚了作為書攤主人的殘疾青年不計一己得失、想方設法讓“我”讀書的良苦用心,表達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三、再讀課文,掃描人物
1、過渡:弄清了故事的大概,接著我們認識有關的人物吧。這個故事中有幾個人物?(生答:“我”、父親、書攤主人和他的妹妹)
大家一定知道,作者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生答:贊美殘疾的書攤主人,表達對他的感激之情。)
其實,除了這位書攤主人,其他幾個人物也是很可愛的。讀讀課文,揣摩揣摩他們的表現,就會看到他們的閃光點。你喜歡哪位就研究哪位,找出有關語句,體會他(她)的可愛之處,好嗎?
(可以先預測一下哪些同學研究哪些人物,不均勻的適度干預。)
2、學生自讀
(師巡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稍稍提示一兩句幫助揣摩。)
3、交流評點。
預設:
(1)“我”是怎樣的人?(板書:我,酷愛讀書、誠實、有志氣)從哪些語句看出?
①學校不遠處的書攤是我放學后流連忘返的地方。(流連忘返)
②我只能裝作選書的樣子,偷看幾則小故事。(裝作、偷看)
③ 攥著馬草換來的毛票,我立即奔向那書攤。(立即奔向)
……
(2)父親呢?(正直、誠信、善良、教子嚴格)從下列語句中看出:
①看到父親怒目圓睜的臉。然后,兩巴掌不由分說地抽在我臉上。(怒目圓睜、不由分說地抽)
②父親還奪過我手里的書,匆匆地翻了一下,給那個年輕人,拽著我走了。(奪、翻、還、拽)
③打你不為別的事。都像你這樣白看書,人家怎么過日子?搬運隊的馬車夫需要馬草,你可以扯馬草換錢。(白、過、扯)
……
(3)攤主的妹妹,(淳樸善良、善解人意),從下列語句中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