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餓壞了那匹馬
設計理念《別餓壞了那匹馬》記敘了酷愛讀書的“我”在失去看書機會時,擺書攤的殘疾青年謊稱家中有馬,買下馬草,讓“我”繼續看書的事,贊揚了殘疾青年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表達了“我”對殘疾青年的感激之情。全文描寫細膩、情真意切。本設計力圖讓學生自讀自悟,憑借自己的人生經驗和閱讀敏感,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學目標
認知和能力目標:
1、認讀、掌握生字:瞥見、尷尬、囁嚅、枯蔫。
2、聯系語言環境理解詞語:溜之大吉、鄙視、厚顏無恥、一文不值。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認識主要人物及其特點。
方法和過程目標:
1、以自己的方式去閱讀,以自己的經驗去體會,讀出自己獨特的感悟。
2、熟練運用抓住人物、把握事件的方法,理清課文脈絡。
3、培養學生與人合作、靜心傾聽、合理吸收和敢于批判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感受和學習殘疾青年助人為樂的高尚品質,同時積極倡導誠信風尚。
2、培養愛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釋題導入新課
1、談話入題:同學們,我們曾經十分痛恨一個“說謊的孩子”,痛恨他一連幾次謊稱“狼來了”把山下的人騙上山去。可有人卻說“世界會因為謊言而丑陋,也會因為謊言而美麗”,有這樣的事嗎?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一個“美麗的謊言”——(揭示并齊讀課題:別餓壞了那匹馬)
2、設置懸念:課題中的“那匹馬”,是一匹根本不存在的馬,可就是在這句美麗的謊言背后,有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有一顆無比高尚的心靈。讓我們打開課本,跟隨作者走進課文,去了解那個故事,去感受那顆心靈吧!
二、一讀課文,全面疏通文句
1、提出初讀要求:
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
讀準每個字,生字隨時查字典弄清音形;
讀好每個詞,新詞聯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讀通每句話,有拗口的要反復讀幾遍。
2、反饋初讀情況:
(1) 出示重點生字,著重正音析形。
(2) 指名若干學生,分工讀完全文。
(朗讀完畢,學生評議,教者評點,再擇難句適度指導)
三、二讀課文,整體把握故事
1、談話啟發:
這個故事,文字比較長,但是思路比較清晰,你們能不能綜合時間的推移、人物的變換以及情節的發展變化等因素,簡要地概括主要內容呢?請默讀梳理,形成文字。
同桌商議,互相修正補充。
2、班級交流:
(教者根據需要,指名2~3人交流,適度評點)
三、研讀課題,直覺人物品質
1、教者啟發引導:“別餓壞了那匹馬”,憑借你到現在為止對課文的了解,你從這個課題中知道了哪些意義?
2、學生暢所欲言:(按照一定的邏輯預設學生的理解)
(1)我知道,“別餓壞了那匹馬”完完全全就是謊言。
(2)我知道,“那匹馬”是殘疾青年虛構出來的。
(3)我知道,“別餓壞了”是殘疾青年“收購”馬草的虛假理由,因為沒有馬也就根本談不上“餓壞了”。
(4)我知道,虛構“那匹馬”,編造收購馬草的理由,都是要讓“我”有書看。
(5)我知道,殘疾青年編造這樣的謊言,不但是要讓“我”看書,而且想讓“我”看得心安理得,因為這樣一來,讓“我”覺得自己也為他“解決了困難”。
3、教者小結煽情:是啊,一個謊言,為得是滿足“我”渴求讀書的欲望;一個謊言,白白犧牲了自己每天幾個子兒的收入;一個謊言,還要每天為“我”服務,給 “我”騰出一張小凳子……這種謊言,昭示的是美麗的心靈,是樂于助人的品格呀!(板書:樂于助人)所以我們可以稱這種謊言叫——(學生齊答:美麗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