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聽眾》教學案例及反思
師:這一篇課文并不難懂,但字里行間充滿了人情味,都說“風雨過后,就見彩虹”,文中的作者歷經風雨,最后見到彩虹了嗎?
生:見到了,因為他成功了。
師:你從課文哪些內容知道的?讀一讀。
生讀最后一段。
師:能深入進去,想想你從句子中哪些詞感受到他的成功?
生:“足夠熟練、永遠無法割舍、成百上千”等詞。
師:好,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作者成功的喜悅吧!
生朗讀課文最后一段。
師:作者的琴藝水平一直那么好嗎?那他的琴藝水平經過了怎樣的變化?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同桌交流交流。
生找句子交流。師板書“白癡”―――――“成功”
指導學生讀句子。
師:看到板書,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我”為什么會成功?
師:靜靜的思考、思考他能由“白癡”最后變“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板書“走向”
生:他能走向成功的原因是因為老婦人的鼓勵。
師:看來你深深知道,一個人的成功是離不開別人的鼓勵的,老婦人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鼓勵他的?當時情景怎樣?
生:是在“我”灰心、沮喪的時候,老婦人鼓勵我的。
師:請找出句子,讀一讀,好嗎?
生讀句子“我不由得詛咒自己……”。
師:是呀,難過的是她又把鋸子帶到了林子里,從開始的沮喪到現在的詛咒,這種情景下你會怎么做?用語言勸解他?有用嗎?老婦人怎么做的?她的哪方面最打動你?
生交流句子。
生:“也許我會用心感受這音樂……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
師:從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老婦人一直在鼓勵她,而且還告訴作者音樂是用心靈去感受的。
生讀句子。
師:除了語言,你還感受到什么?
生:老婦人一直很平靜。
師:是呀!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作為一名小提琴手,面對如同鋸床腿的音樂,她的表情如此鎮定,沒有流露出一絲絲的無奈和煩躁,她幫助別人不是居高臨下的施舍,而是平等的給予,老師看到了一位老人對別人的“尊重”(板書“尊重”)面對看到的這感人的一幕,你有話要說嗎?
生:正是由于老婦人才讓作者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感受。
師:什么感受?
生:自信。
生:有人夸我。
生:我也有人欣賞。
師:一個人的成功僅僅依靠別人的鼓勵行嗎?還需要什么?從哪兒知道的?
生:一個人的成功最主要的需要自己的努力,我是從以下句子知道的:“我現在已經不在乎了…”
指導全班讀句子。
師:我不在乎什么?
生: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師:我怎么做的?找出重點的詞讀一讀。
生:“直、又酸又痛、濕透”
師:開始是“沮喪、躡手躡腳”現在卻不在乎,還能堅持拉琴,從中你學到了什么?
生:作者不怕吃苦,堅持不懈
師:做事就需要這股韌勁,板書“韌勁”。正是由于老婦人的鼓勵,加上我的堅持,才讓我最后感覺奏出了真正的音樂,一起讀——
生讀句子
“我感覺我奏出了真正的音樂,那些美妙的音符從琴弦上緩緩流淌著,充滿了整個林子,充滿了整個心靈,我們沒有交談過什么,只是在這美麗的清晨,一個人靜靜的拉,一個人靜靜的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