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少年》教案
教學目標:1.能夠準確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詩意。
2.嘗試分角色朗誦或表演朗誦,讓學生能夠親臨其境的感受詩歌中對祖國滿腔的熱愛與贊美和中華少年強烈的歷史使命感。
3.通過課文里的景物描寫,使得學生對祖國豐富的資源、燦爛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歷史有一定的了解,為身為中華少年而感到驕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詩句中的所有描寫都與祖國息息相關,進一步使他們懂得我們也是和祖國緊緊相連在一起的。
難點:感受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和自豪感。
課前準備:讓同學們各自回家通過各種途徑(報紙書籍、電視電腦或讓父母講述),了解我們的祖國,并在課堂上給大家講講你所知道的。
教學程序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昨天老師已經讓大家收集資料啦!那么現在我們就來個比賽,看誰最能把流利地把你所知道的表達出來。講得好的同學,大家將會給他最熱烈的掌聲!
生自由談
2、從大家的談話當中我們都了解,祖國正在飛速的發展,而我們可以自豪的對世界說:“我們是中華少年!”引出課題。
(二)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就是引導同學們體會詩中中華少年的那種愛國情感和自豪感,所以教學也沿著這條線索而展開。
1、在朗讀全文之前先快速找出不懂的生字詞。讓同學們對其讀音和意義都有一定的了解。
如: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飛。
莽莽:形容遼闊,無邊無際。
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強悍:勇猛無所顧忌。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本文指更美好。
雪蓮: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長橢圓形,花深紅色,花瓣薄而狹長。生長在新疆、青海、西藏、云南等高山中,花可入藥。
山丹丹: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披針形,花紅色,鱗莖可以吃。多在黃土高原的陰坡上與雜草伴生。因其花色鮮紅、生命力極強受到人們的喜愛。
女媧: 是中國神話中一位古老的神。她的主要功績:一是煉石補天,二是創造人類。
大禹: 大禹姓姒(念sì),名文命,因治水有功,后人稱他為大禹,是夏代第一個君主。
2、讀略讀提示,明確這節課的學習任務。
(1.以充沛的感情朗誦詩歌,讀出自豪、讀出對祖國的深情。2.采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后讓同學們說說,他們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實際上學習這首詩的重點在讀和交流體會。
(三)分配任務,學生自讀詩文
1、先分小組朗讀,進行小組之間的競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再讓學生自主搭擋,分角色朗讀,注意引導他們去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2、生分組活動。
(四)全班交流學習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讀詩文。
2、老師也讀一次給學生聽,讓他們比較一下到底是老師讀得好,還是同學們讀得好,好在哪里。
3、詞句解析。
① 東方之美滋養著龍的傳人, 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們心田。
請同學們根據這句話談談自己的理解。
這是本節的小結,也是對2、3、4小節的一個概括。屹立在世界東方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是她哺育了我們,培養了我們。朗誦時應充滿感激、自豪之情。
②我們銘記著中華母親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災百難。/黃河纖夫拉不直問號般的身軀,/長城的古磚擋不住洋炮的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