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教學設計
教材淺析:課文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小說.寫的是漁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顧自家的困苦,收養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的故事.反映了沙皇統治下的俄國窮苦漁民的悲慘生活,表現了窮苦的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寧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高尚品質.
教學要求
1.學會"寡,忐,忑,魁"4個會認字和"濺,帳,簾,忐,忑,魁"6個會寫字;掌握"濺起,帳子,眼簾,忐忑不安,魁梧,心驚肉跳,自作自受,縫縫補補"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沙俄時代漁民的悲慘生活,能對人物進行評價,認識窮人的高尚品質.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把握課文的內容,能比較正確地評價人物.
教學難點:理解沙俄時代漁民的悲慘生活,認識窮苦人寧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幫助別人的高尚品質.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2.理清文章脈絡,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習課文內容,感知"窮".
教具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查閱托爾斯泰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題談話,導入新課
1.介紹作者及背景
同學們一定聽說過世界上著名的一位大作家托爾斯泰吧 誰能說說他是哪車的作家 是一位怎樣的作家 又有哪些著名的作品
(教師補充)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19世紀俄國偉大作家.出身貴族,但同情被剝削被壓迫的農奴.青年時期就開始文學創作,他全部的創作時間達六十多年.其作品無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資本主義勢力的種種罪惡.他的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托爾斯泰晚年把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敘事詩《窮人》改編成一篇短篇小說,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
2.課題引入
板書課題:窮人.學生讀題.《窮人》是托爾斯泰的一篇小說,"窮人"是一個包括范圍很大的詞語,課文為什么用它來做題目 讓我們一起來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全文.
2.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全班交流.
擱板:屋內固定在墻上放置器物的木板.
顧惜:顧全愛惜.
抱怨:心中不滿,訴說別人不對.
傾聽:細心地聽.
寧靜:(環境,心情)平靜.
沉思:靜靜地想,深深地思考.
黧黑:皮膚黑而黃.
忐忑不安:形容心情不安定.忐忑,心神不定.
自作自受:自己做錯了事,自已承受不好的后果,自食其果.作,讀zuò,不讀zuō.
喃喃:象聲詞,連續不斷地小聲說話的聲音.
張羅:本課是"料理"的意思.讀作zhāng luo.
憂慮:憂愁,擔心.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主要寫的是漁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顧自家的困苦,收養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的故事.
4.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⑴開火車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篇課文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最后講什么,可以分為幾段
⑵給課文劃分段落.
⑶指名反饋,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l,2自然段)寫漁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風呼嘯的深夜焦急地等待著出海捕魚的丈夫歸來.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寫桑娜抱回了西蒙的兩個遺孤,內心忐忑不安.
第三部分(第12—27自然段)寫漁夫回來后知道西蒙死了,主動提出抱回兩個孩子.
三,學習課文,感悟"窮"
1.教師導語:這篇課文課題是"窮人",但文中未出現一個"窮"字,字里行間卻"窮"意濃濃.現在,就請大家快速再讀讀課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