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教學設計
學生分析:
我校地處農村,這里的學生知識面窄,對于這樣的精讀課 文不會自主理解,所以教師要去設身處地的引導其理解課文,教給方法。
教師思考:
《詹天佑》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六年制第十二冊教材第二組課文的精讀篇目。文章以人物的名字為題,重點記敘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跡-----主持修筑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為讀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愛國工程師的高大形象。文章層次清晰,內容生動,字里行間流露著對中國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贊頌,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優秀教材。全文圍繞“杰出、愛國”而展開,教學時應以此為線索,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具體事例,結合重點的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設計特色:
抓住“主線” 分組探究 創造實驗 朗讀感悟
課前準備:
1、師生搜集關于詹天佑的相關資料。
2、準備好多種做開鑿隧道實驗材料。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了解杰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它們的含義。
3、結合具體事例,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詹天佑的杰出才華和愛國精神,同時在他的科學態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啟迪。
4、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動手實驗的能力。
5、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訓練思維,發展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2.順著作者的思路讀,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讓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詞語的意思;會用“否則”、“贊嘆不已”造句。
(二)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準確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二)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
板書課題《詹天佑》。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鐵路工程專家。他自幼酷愛學習。1872年,12歲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學班。在美國中學讀書的時候,他發憤學習自然科學。1878年,17歲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國耶魯大學,學習土木工程和鐵路專業,后來以優異的學習成績畢業。1881年,年僅21歲的詹天佑拋棄了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毅然回到了祖國。1888年,在當時的中國鐵路公司任工程師。在他剛剛開始任職的八十天里,就順利地完成了塘沽到天津的鐵路鋪軌任務。后來,他又設計建成了灤河大橋。1894年,英國工程研究會正式接納詹天佑為會員。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修筑京張鐵路的總工程師。1919年,詹天佑積勞成疾,不幸逝世,終年58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詹天佑》這篇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