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蟲的村落
教材位置: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 第十一冊 第一單元 p7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會認字,并能按要求進行詞語積累。
2、引導學生隨作者進行一次奇異的游歷,從中感受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靈的情懷。從而引導學生與大自然為友,與自然和諧相處。
3、在有感情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作者如何觀察,怎樣通過豐富的想象來表達獨特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1、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作者對大自然、對小生靈的那一片愛戀之情。
2、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并如何運用豐富的想象來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新朋友【展示甲蟲圖片】,前幾節課我們已經到山中去領略了大自然的美麗和體會了山雨的韻味。那這節課我們就跟隨這位朋友去看看大自然中的小蟲子的生活是怎樣的,好嗎?好,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做到正確、流利。注意將自己在預習時自學到的生字、新詞讀準確。
(2)指名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價是否正確,反饋預習情況。
(3)思考:“草蟲的村落”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課件展示】
(4)交流反饋
三、梳理內容,明確場景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草蟲的村落”在哪兒?你在那里看見了什么?
(2)交流反饋。
①它們的村子散布在森林邊緣的小丘上。這里,很多的黑甲蟲村民,熙熙攘攘地往來。
(草蟲的村落在“森林邊緣的小丘上”。這個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放大大構成的。)
②空間在我眼前擴大了,細密的草莖組成了茂盛的森林。
作者是怎樣把茂盛的森林想象出來的?(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豐富, 他把一個草叢邊上有甲蟲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個村落
③我目光追隨著爬行的小蟲,做了一次奇異的游歷。
作者是怎樣發現草蟲的村落的?他覺得這次的游歷如何?(“我目光追隨著爬行的小蟲”點出了行文的線索,“奇異”則概括了這個草蟲世界的特征。)
④a空間在我眼前擴大了,細密的草莖組成了茂盛的森林。
b它們的村子散布在森林邊緣的小丘上。
以作者的目光為線索,作者的分別游歷了草蟲的哪兩個地方?(第3自然段寫游歷的第一場景:小甲蟲迷路的森林;第4自然段至第9自然段寫了第二場景:也就是作為課文主體的“草蟲的村落”。)
⑤a一只小蟲,一只生著堅硬黑甲的小蟲,迷失在這座森林里。
b那只英勇的黑甲蟲,走進村子。
c很多的黑甲蟲村民,熙熙攘攘地往來。
d花色斑斕的小圓蟲,披著俏麗的彩衣。
e我的目光為一群音樂演奏者所吸引,它們有十幾個吧。
f我看見測氣候者忙于觀察氣象,工程師忙于建筑設計……
在那里,作者分別看到了草蟲的村落里的哪些角色?
(第一個場景:迷失在森林里的“游俠”——小甲蟲)
(第二個場景:有英勇歸來的黑甲蟲,有熙熙攘攘往來的黑甲蟲村民,有好像南國少女的小圓蟲,有龐然大物蜥蜴,有一群作為音樂演奏者的黑甲蟲,還有負責氣象觀測的、忙于建筑設計的各種分工不同的蟲子……)【板書】
小結: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居民,它們還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