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說課稿
一、說教材《詹天佑》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第十一冊第20課。這是一篇用人物姓名為題的課文,重點寫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跡——主持修筑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說明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表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的力量。它被編排在十二冊第六組,本組是整個小學階段的最后一組,因此要求學生要綜合運用小學階段學到的語文基本功來學習本組課文,通過學習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有所提高。根據國家教委頒布實施的素質教育的要求以“注重開發受教育者潛能,促進受教育者各方面生動活潑地發展的基本特征”為理論指導,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本著不僅讓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會學的原則;在教學時,緊扣《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把本課設計為兩課時,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我將第二課時作為教學重點來說,并制定如下教學目標:1、了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2、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順著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課文。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教學重點是: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2、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二、說教學方法
在諸多的教育教學論著中都強調: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學生的學離不開教師的教。那如何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呢?教無定法,我根據本課的教學任務,結合高年段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運用以下幾種教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情境式教學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在一堂課的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呢?我設計了猜一猜人物,講故事的情境教學。上課伊始,我便以“我的偶像”為題,讓學生自由說自己的偶像;接著出示詹天佑的掛圖讓學生猜一猜圖上畫的是誰;之后教師再講詹天佑的故事,這樣通過“偶像”引出詹天佑。這樣的設計符合當代學生心理,從他們熟悉的偶像引出他們不太熟悉的人物來,大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為學習課文內容奠定基礎。
2、自主式教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有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伙伴的權利!痹诮虒W課文第二段時我設計了“我當小記者”的自主式的教學方法。我讓學生自由組合小記者團,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設計問題采訪其他同學(被采訪者則當詹天佑)。課堂通過這一形式一下就活躍起來,有的學生問:“請問詹天佑工程師,為什么清政府剛提出修筑計劃,帝國主義國家就出來阻撓呢?”……學生質疑問難的火花一下子被激發起來,體現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
3、探索式教學法
崔巒同志在解說《語文課程標準》時說到:“語文教學應以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此我在教學4—5兩自然段是設計了探索式教學。首先讓學生自學4—5自然段去發現問題;然后學生再以小組為單位,研究、探究、解決問題;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方法。有的學生說:“我是從關聯詞中知道的!”有的說:“我是從重點詞中知道的!”學生學習的欲望被充分的發揮,這也符合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