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習作一》教學設計
一、交流習作內容
二、學生嘗試創寫,教師巡視,發現值得提醒的問題
先寫好的同學自己通讀一遍,發現問題并自我糾正。同桌之間可以相互交流。
三、交流評價
老師發現,在同學們的筆下,那花鳥蟲魚,那風雪雨霜都成了鮮活的生命。現在請幾位同學把他們的作品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用心聽,想一想他們為什么能寫得這樣好。
四、著手修改,比照賞析
1、相信剛才的欣賞與評價,對大家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請同學們拿起筆,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
2、教師進行巡視與指導,發現經過修改后有很大改善的典型。
五、小組合作,互評互改
1、在四人小組內互相通讀自己的作文,相互提出優點、缺點及修改意見。
2、各自修改。
《口語交際·習作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口語交際,增強學生表達、傾聽和樂于與他人交往溝通的能力。
2、學會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3、通過交流,進行習作。
【課前準備】
師:錄有聲音的磁帶。
生:對動植物或是一種自然現象進行觀察,要求用心用情。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這一組,我們學習了《山中訪友》《山雨》《草蟲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課文,課文帶領我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領略大自然的風姿,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我們生活在這個有聲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們也時時在觀察大自然的美景,傾聽大自然的各種音響,在觀察和傾聽的過程中浮想聯翩。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自己對大自然的獨特感受。
二、明確要求,發揮想象
1、自讀“口語交際·習作一”各板塊的學習提示,整體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說說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和內容分別是什么。
2、師生共同確定每一項口語交際的要求和內容。
⑴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員:
引導學生細致地去就觀察到的內容和自己的感受進行交流,要激勵學生充分調動平時的生活積累,發揮自己的想象,說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將自己在自然王國中的游歷和同學共同分享。
如:觀察一棵樹,可以引導學生細致地去感受這棵樹的特點,感受樹的周圍以及生活在樹上的小鳥、知了等小生命的氣息。
⑵ 走進音響的世界:
教師播放課前錄好的各種聲音。
你聽到了哪些聲音,你想到了什么?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進行個人、小組交流。
如:聽到滴水聲,想象成泉水丁冬丁冬向前奔跑,小朋友們在泉水邊歡快嬉戲的場面等等。
⑶ 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回憶暑假生活,思考自己在假期生活中有哪些收獲?小組交流,可以說說自己做了什么,什么事比較有意義,有什么感想或收獲?
請學生個別匯報。
三、全班交流,分享奇趣
1、每一組推薦一名學生進行交流。
2、相互評議,對向全班交流的同學進行補充、提問等,開展對話,說說聽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