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教案
教學目的:
1,積累優美豐富的語言材料.
2,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感悟文中充滿詩情畫意的優美意境,激發學生 寫作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3,把握作者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所傳達的思想感情,品味優美的語言,體會文章第二人稱的妙用;
4,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讓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來自大詩人李白的長眠地太白鎮.同學們知道李白為什么會選青山作為長眠地嗎 (示大青山圖)因為青山風景秀麗,大山深處有美景.今天就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與李漢榮先生一起進山訪友吧!(圖示標題)我們看看山中究竟有哪些好朋友. (出示圖片)
(二),初步感知
1,教師范讀全文.(可配樂)
2,檢查字詞,疏通課文.由學生自己找出難讀難認難懂的字詞,或由教師指出重點字詞.(出示幻燈)
梔(zhī)子 憔(qiáo)悴(cuì) 湛(zhàn)藍 攜(xié)來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聲望卓著) 逝川(流淌的河流) 津津樂道(形容饒有興味地談論)
(三),研讀與賞析
1,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依次找出來)
(明確圖示)作者要訪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們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懸崖——云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2,作者都是怎樣稱呼它們的 (圖示)
古橋——老朋友 樹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懸崖——爺爺 云雀——弟弟 螞蟻——小弟弟
3,從稱呼上看,文章表達了"我"怎樣的感情 為什么把"進山看景"說成是"山中訪友"
討論后歸納(圖示): 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所以視大自然看為朋友,為我們等外營造了一個詩情畫意的童話世界.這樣倍感親切,動人,使作者的孤獨之旅成為歡欣之旅.
4,作者分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 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討論后明確(圖示): 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四),合作實踐
1,從稱呼角度看,文章在寫作上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什么 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討論明確:(圖示)運用第二人人稱的寫法,如同和人對話,顯得親切自然.
2,讀5節,找出起最有特點的句子形式, 試仿寫
討論明確:"你好!---------"典型的第二人稱.注意稱呼的選擇.示例:
a,你好!云霧姐姐:你讓我忘記了許多愁苦,得到了許多歡樂,在走進你的同時,我有了騰云駕霧的感覺,讓我嘗試了飛翔.
b,你好!落葉,你曾為脫離母體而哭泣,曾為散落空中而憂愁;但當你感受到大地的氣息,你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歸宿,你不再哭泣,不再憂愁,而是無私的將生命的最后一刻獻給了大地,一如生時的超脫和平靜.謝謝你,落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