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高年級的閱讀教學,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同時,"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以上目標的達成,要依靠學生的朗讀實踐,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體會文章表達上的特點.
課文簡析:
這是著名詩人,散文家李漢榮先生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朋友",與"朋友"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是感受作者對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致
蘊含,奧秘,俠客,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方法: 啟發誘導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學生預習并完成預習作業;老師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同學們,當你們久居城市,遠離了大自然,有沒有一種被困在籠中的感覺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 那么今天就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象,跟隨著著名詩人,散文家李漢榮先生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板書:題目,作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正音:檢查預習,讀準字音.(課件)
(抽學生試讀,師生糾正,學生齊讀)
幽徑(jìng) 唱和(hè) 湛(zhàn )藍 梔(zhī )子津津(jīn)樂道
玄(xuán )奧清澈(chè ) 禪(chán)心犬吠(fèi)吟(yín)詠
憔(qiáo )悴( cuì )樹冠(guān ) 凝(níng )靜
2. 教師范讀: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思考課后作業一:作者訪問了哪些朋友 作者怎么稱呼他們 課文為什么以"山中訪友"為題目.
3.回答思考的問題,并提出疑難.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1)交流明確:作者要訪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們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懸崖——云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2) 古橋——老朋友樹林——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懸崖——爺爺云雀——弟弟螞蟻——小弟弟
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們能跟我們說話,能跟我們交流,它們成了我們的朋友.作者進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訪友".
4.快速瀏覽說話:你喜歡課文中的哪些"朋友" 用"我喜歡……因為"同桌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