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參觀人民大會堂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1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和建設速度。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著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起來的。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5、6自然段。 5.認識祖國的建設成就,體會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結合具體詞句,認識人民大會堂各部分的特點;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為重點。 結合插圖,啟發想象,引導體會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為難點。 教學思路: 本課仍按照“三讀一練”的程序教學。即初讀課文,了解全文大意;細讀課文,按自然段學習,然后劃分結構段;精讀課文,概括全文主要內容,并組織學生談學習收獲;最后按照《思考·練習》的要求安排綜合訓練。 由于第3至8自然段寫的都是參觀人民大會堂各個部分的情況,結構上有相似之處,便采取了精講第3自然段、教給學習方法,其余各自然段仿照自學的教學方法。但因第7自然段是重點訓練連句成段的憑借,故仍作具體指導。 思維訓練是提高理解能力的關鍵,所以特別注意了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并在議論中加強引導。 教學資料: 人民大會堂:建于1959年,建筑面積達171800平方米,比故宮建筑面積還要大。正門朝東,面對天安門廣場,頂上懸掛著金光閃閃的國徽,前面有12根25米高的淡青色大理石門柱。進入金黃色的大銅門,穿過寬闊的門廳,就是典雅的中央大廳。廳后是萬人大禮堂。 萬人大禮堂:長60米,寬76米,中部高33米,體積8.6萬立方米。兩層眺臺連地面共3層座席。整個禮堂像一座大廈,屋頂是穹窿形,天花板上縱橫排列著500個燈孔,燈光齊明時,就像滿天星斗。頂部中心掛著紅寶石般的五角星大燈,燈的周圍是70條瑰麗的光芒線和40瓣鍍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著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緊密地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 宴會廳:在大禮堂的北翼,面積達7000平方米。從一樓到三樓還有包括臺灣省在內的以各省、市、自治區名稱命名的會議廳,寬敞明亮,具有地方的特色。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 一、談話導入 新課。 同學們,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有許多雄偉的建筑,如古老的長城、故宮,現代美麗的首都機場、亞運村等等,它們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豐姿。今天,老師也要帶同學們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參觀一處雄偉壯麗的建筑——人民大會堂。 二、理解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你到過北京嗎?見過人民大會堂嗎?你見過的人民大會堂是什么樣子? 3.簡介:人民大會堂是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會址,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跟人民代表商量國家大事的地方。另外,中央領導還經常在這里會見外國貴賓。 三、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詞讀準確,同時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朗讀課文。 3.回答問題。 (課文主要寫了“我”隨王叔叔參觀人民大會堂的經過。) 四、細讀課文。 1.學習第l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2)議:從“我高興極了”你想到了什么?(從“我高興極了”一句會使讀者想到人民大會堂一定非常美觀、雄偉,很值得參觀。) 2.學習第2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議與導。 ① 這句話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導理解:的確是……) ② 跟上文聯系,這一句說出了“我高興極了”的原因;跟下文聯系,下文具體講人民大會堂如何雄偉壯麗的。所以這一自然段是——過渡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講“我”參觀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議與導。 課文中是怎樣描寫國徽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國徽有什么特點?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點? (要引導學生結合插圖,結合對有關詞語的理解談感受。) (3)默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議論后概括:這一自然段寫了人民大會堂正門的國徽和柱子,總的特點是雄偉壯麗。 4.自學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學課文。要求:根據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學提示”,默讀課文,找出答案;同時記下不懂的問題。(自學提示:①“我”參觀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聽王叔叔說了什么?③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④各處有什么特點?)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檢查指導。 (3)檢查自學情況。 要求學生逐段回答問題,同時引導理解有關詞語句子,并解答學生的疑難。 ① 學習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的名貴礦石。水晶玻璃指一種優質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 晶光閃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閃一閃地很耀眼。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中央大廳的天花板和地面,特點是美麗壯觀。 ② 學習5至6自然段。 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結合插圖,結合對詞語、句子的理解談感受。 第5自然段寫大禮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寫大禮堂又高又美觀以及它的用處。 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概括: 這兩個自然段寫了大禮堂的雄偉壯麗。 五、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前6自然段課文。 2.熟讀并背誦第5至6自然段。 3.指導寫生字(前9個生字)。 指導重點:耀、繁。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 一、復習。 在學過的幾個自然段中,課文從“我們”參觀的哪幾個地方寫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二、細讀課文。 1.第7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寫參觀哪里?(宴會廳。)共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2)議與導。 第1句寫宴會廳的位置(或“我們”來到宴會廳);第2句寫看到的金花彩畫多而美;第3句寫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寫通過王叔叔的介紹進一步說明宴會廳寬敞。 眼花繚亂:眼睛看復雜的色彩而感到迷亂。 “我”為什么會看得眼花繚亂?(因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畫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繚亂。)這一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起來的?(先講參觀的地點是宴會廳,再講進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畫的感覺,接著講所看到的大圓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紹的具體數字講宴會廳之大。) 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宴會廳的寬敞和壯麗。 2.第8自然段。 (1)自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問題。 (2)議與導。 裝飾:在身體或物體的表面加些附屬的東西,使之美觀(應舉例說明)。 命名:給予名稱。 貴賓:尊貴的客人。 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會議廳多而寬敞、各有特點。 3.默讀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書,想想課文從哪幾個地方寫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 (2)議與導。 ① 王叔叔的話是什么意思?(人民大會堂建筑時間短,速度快。說明人民群眾建設祖國的偉大力量。) ②“我”的話是什么意思?(對祖國建設成就發自內心的贊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讀課文。 1.默讀全文。思考: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篇課文寫了參觀人民大會堂的過程,介紹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四、綜合訓練。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思考·練習》第2題。 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展開議論。 (每組中的前一個句子給人的認識比較模糊;后一個句子不但能給人具體、準確的認識,而且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導思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具體?(首先要仔細觀察,其次是積累詞語。) 3.指導寫字(后8個)。 指導重點:敞、飾、具。 4.完成《思考·練習》第4題。 附:板書 1時間 (山東 姜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