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光》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回顧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敘述順序,提示字詞的書寫要點。
2、訓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邊讀邊悟的學習方法。
3、體會重點句子是如何歌頌黃繼光大無畏精神的。體會比喻手法在表達上的作用。
4、學習黃繼光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和強烈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掌握邊讀邊悟的學習方法。
2、聯系上下文和學生生活實際,體會重點句子是如何歌頌黃繼光大無畏精神的。
教學過程 :
一、語境導課:
1949年,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正當全國人民載歌載舞歡慶勝利之際,覬覦中國已久的美帝國主義又將罪惡的魔爪伸向了我們的鄰國——朝鮮,企圖以朝鮮為跳板,進一步侵略中國。試想,破碎的山河剛剛舊貌換新顏,勝利的果實剛剛交給人民,我們豈能容忍他人的再度踐踏!1950年冬,中國人民志愿軍在黨中央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號召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始了震驚世界的抗美援朝戰爭。在這場國際支援戰中,中國人民志愿軍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驚天地、泣鬼神,成為中朝人民永遠學習的楷模。今天我們將繼續講述發生在這場戰爭中的英雄的故事,他的名字叫——。 (板書)
二、溫故:
1、 請學生閉目回顧:
(1)當小老師:提示大家本課中生字的書寫注意要點。
(2)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3)這件事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歸納總結:
(1)學生自由發言。
(2)課文講述了在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為了戰斗的勝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口,獻出了寶貴生命的英雄事跡。
(3)本課是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寫或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高潮、結局寫,都叫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本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先寫接受任務、主動請戰,再寫壯烈犧牲,最后寫戰斗勝利。(生口述,師板書)
三、知新:
1、感情朗讀法:
(1) 設問置疑:通過初讀課文,你認為黃繼光是個怎樣的人?(生各抒己見)
(2) 因勢利導:你能不能通過自己有聲有色的朗讀來體現他的精神呢?記住:一定要讀出他的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精神!
(3) 指導朗讀:指名學生朗讀表現黃繼光英勇無畏精神的段落,讀后,生自評,師小結。
2、 邊讀邊悟法:
(1) 請同學們緊緊抓住剛才激烈、危急、憤怒、焦慮的朗讀情緒,一邊讀一邊談體會。說說你讀了這一句或這一段有什么感想。
(2) 生自由作答,師簡要板書。
(3) 師相機出示投影:比喻句4例,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4) 師引讀最后一段:我們的英雄義無反顧地用生命開辟了戰友前進的道路,用熱血譜寫了勝利的凱歌,這最后一段我們怎樣讀才能告慰英雄的忠魂。(全體起立:要讀出對敵人的無比痛恨,讀出勝利的喜悅,讀出對黃繼光的悼念。)
四、課堂延伸:
黃繼光犧牲了,上甘嶺戰役勝利了。那么,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到底犧牲了多少烈士?老師無從說起,你們有人知道嗎? 哦,有誰搜集到抗美援朝英雄譜?現在請最勇敢的同學上臺講述英雄的故事。
相信我們還有很多的不同時期、不同戰場的英雄故事,請同學們回家以后講給自己的父母聽。記著:講完以后千萬別忘了問一聲: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讓我們從小養成居安思危、飲水思源的感恩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