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我的弟弟“小蘿卜頭”
教學目的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掌握多音字“逮”、“難”、“強”、“悶”;理解“折磨”、“勉強”、“來之不易”、“面黃肌瘦”等詞語的意思;學習把句子寫具體。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蘿卜頭”在獄中刻苦學習的情況及其原因,能回答課后問題。認識總分段。 3.學習“小蘿卜頭”為了建設新中國,在艱苦條件下刻苦學習的精神,教育學生為實現四化努力學習。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了解“小蘿卜頭”在獄中刻苦學習的精神及其原因,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了解當時社會背景,體會“小蘿卜頭”艱難的處境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思路: 本課擬用看圖談話,導入 新課——指導自學,初知內容——導讀課文,突出重點——總結全文,完成練習的思路進行教學。 教學準備: 放大的課文插圖或投影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看圖談話,導入 新課。 出示課文插圖,談話: 圖上畫的是誰?他的外貌是怎樣的?他在什么地方?從哪里看出來?他在干什么?你能從圖上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嗎? 二、簡介人物。 課文選自《我的弟弟“小蘿卜頭”》一書,作者宋振蘇。他和弟弟宋振中(即書中的“小蘿卜頭”,是抗日將領楊虎城將軍的秘書宋綺云烈士的兒子。1941年,只有8個月的“小蘿卜頭”和媽媽、爸爸一起被國民黨運動派秘密逮捕入獄,重慶解放前夕,他們又一起被敵人秘密殺害了。本課就是記敘“小蘿卜頭”在獄中的生活、學習情況的。 三、指導自學,初知內容。 自學要求: 1.默讀課文,先讀準生字表里的生字的音和多音字的音,再注意掌握二類生字,然后劃出課文中生字組成的詞語,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詞義,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2.輕聲讀課文,注意課文分幾段,每段寫什么內容。思考以下問題: (1)大家為什么叫弟弟為“小蘿卜頭”? (2)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樣刻苦學習的?他為什么這樣做? 四、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詞。 1.認讀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讀課文,隨機正音。 3.檢查部分詞語理解情況:監獄、逮捕、難友、珍貴。教師講解:政治犯、囚衣、囚飯、勉強。 4.回答思考題。 五、齊讀課文,質疑問難。 六、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 2.多音字組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卡片。 2.讀讀講講 監獄 政治犯 逮捕 勉強 二、導讀課文。 1.指名讀第一、二自然段。 (1)第二段主要講什么?分幾層意思說的?(這段主要講弟弟在獄中過的非人的生活和“小蘿卜頭”這個名字的來歷。分兩層意思說的:①弟弟在監獄里住、穿、吃的情況;②名字的來歷。) (2)“折磨”是什么意思?(聯系上文理解)“面黃肌瘦”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瘦,面色也不好。)“愛憐”是什么意思?(十分疼愛的意思。) 2.導讀第三自然段。指名朗讀。 (1)這段主要寫什么?(主要寫經過難友們的斗爭,弟弟得到了讀書的機會。)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弟弟的學習機會來之不易。) (2)特務為什么不讓弟弟去上學?為什么每天還要押去押回?(敵人怕弟弟“泄露內幕”。“內幕”指的是敵人殘酷迫害革命者的暴行,這說明敵人心虛膽怯,生怕自己的罪惡被廣大人民群眾知道。) (3)什么是“政治犯” 3.導讀第四自然段。 (1)默讀,找出這段的中心句。(弟弟很愛學習,也很有禮貌。) (2)討論:從哪里看出弟弟愛學習、有禮貌?(“他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特務在旁邊監視的時候,他就用俄語跟黃伯伯說話。”六歲就能用俄語講話,充分說明弟弟愛學習。“每次……總是……才……”說明弟弟一貫有禮貌。敬禮、問好,進一步說明弟弟很有禮貌。) (3)引讀:弟弟很愛學習,也很有禮。有禮貌表現在——(齊讀第二句);愛學習表現在——(齊讀第三、四、五句。) 小結:這段先總述弟弟愛學習,也很有禮貌,再具體分述弟弟怎樣學習,怎樣有禮貌。這樣的構段方式,叫總分段。 4.導讀第五自然段。齊讀。 (1)這段主要寫什么?(講弟弟學習刻苦認真。)這段分幾層?每層寫什么?(分兩層。第一、二、三句是第一層,講弟弟在牢房里學習條件極差;第四、五句是第二層,講弟弟怎樣刻苦學習。) (2)結合課文插圖展開想象,以“弟弟學習非常刻苦”為總起句,具體說說弟弟在炎夏和寒冬是怎樣堅持學習的。 5.導讀第六自然段。齊讀。 (1)這段主要講什么?(弟弟刻苦學習的原因) (2)弟弟為什么那樣刻苦學習?(原因有二:①他懂得學習機會來之不易。②學習目的明確:為了將來建設新中國。這是他學習的動力。) (3)引讀:弟弟所以會刻苦學習,一是因為他懂得——(齊讀第二句);二是因為他牢牢記住媽媽的話——“將來……” 三、總結全文。 1.“小蘿卜頭”是個怎樣的孩子?課文是怎樣表現他的可貴品質的?(“小蘿卜頭”是個愛學習、有禮貌、聰明機智、學習認真刻苦的好孩子。課文是通過他在獄中如何刻苦學習的具體事例來反映他的這些可貴品質的。) 2.說說你的學習條件和“小蘿卜頭”有哪些不同。你打算怎樣向他學習? 第三課時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提問:弟弟在牢房里是怎樣學習的?他為什么這樣做? 二、課堂練習。 1.用“弟弟在獄中學習非常刻苦”為總起句,把第5自然段練說的一段寫下來。 2.按照課文填空,說說有和沒有括號里的詞語,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弟弟穿的是(媽媽改小的)囚衣。 沒有括號里的詞語,讀者就不會知道弟弟的囚衣是怎樣來的。 (2)弟弟吃的是(和大人一樣的發霉、發臭的)牢飯。 沒有括號里的詞語,讀者就不會知道弟弟吃的是什么樣的牢飯。有了括號里的詞語,就使讀者了解到弟弟和所有的難友們一樣,過著非人的生活,揭露了敵人對革命者殘酷折磨的罪行。 (3)每次來到黃伯伯的牢房前,他(總是)先(輕輕地)敲幾下門…… 句子里填上“總是”,說明弟弟不是一兩次這樣做,而是一貫地這樣做的。填上“輕輕地”說明了弟弟敲門時動作很輕,表現出弟弟很有禮貌。 (4)他(牢牢)記住媽媽的話:將來革命勝利了,還要建設(新)中國。 句子里填上“牢牢”,說明弟弟對媽媽的話記憶很深刻,永遠不會忘記。句子里填上“新”,說明弟弟要建設的是新中國,而不是舊中國。 3.給下面的句子填上適當的詞語,使句子的意思更具體些。 (1)我是學生。 (2)她穿著一件毛衣,戴一頂帽子。 (3)教師推開教室的門走進來,對同學們說:“同學們好!” 4.聽寫詞語。 牢房 潮濕 監獄 折磨 發霉 發臭 特務 勉強 政治犯 趴在 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