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數》教學設計(精選5篇)
《整數》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蘇教版數學第九冊小數乘整數的例題和相對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1、在探索小數乘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理解小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2、能運用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學重點:理解小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用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法:啟發引導。學法:小組合作,自主探究。教具學具:課件。教學過程:一、探究積變化的規律。出示表格,學生填寫
因數 3 30 300 3000 因數 2 2 2 2 積
填寫后問:觀察因數和積,你有什么發現?如果將3擴大1000倍,它的積會是多少?為什么?剛才我們是從左往右看的,如果從右往左看,你會發現什么?(縮小)(意圖: 先按整數乘法計算,再根據因數和積的變化規律確定小數點的位置。培養了學生的推理能力。)二、探究小數乘整數的口算方法。0.32會得多少呢?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一是運用積變化的規律,二是根據小數乘整數的意義)如果是0.33等于多少呢?說說你是怎么想的。用我們今天發現的規律口算42 0.42 0.042123 1.23 0.1230.133 2.45 51.2說說你計算快的訣竅。小結:口算小數乘整數就是將小數擴大成整數,計算出來的積再縮小相同的倍數就行了。也就是當成整數計算,再在積合適的位置上點上合適的小數點。(意圖:讓學生運用原有的知識經驗自主地進行估算、口算,培養了學生的估算能力、口算能力的同時,讓學生懂得估算也是檢驗筆算的一種方法。在探究計算方法時,教師為學生搭建了充分發揮自己能力的平臺,利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同時又了解了新的解決方法——豎式筆算。)三、探究小數乘整數的豎式計算方法。我們手中都有一本數學書,每本3.85元,全班59人,買數學書要花多少錢呢?這個問題能口算解決嗎?估一估,比比誰估的最接近。學生估計。要想知道更準確的結果我們應該怎么辦?(用豎式計算)用豎式計算會嗎?先獨立思考,再把你的好辦法小組交流。討論:誰能看著豎式再來說說用豎式計算3.85乘59的過程?(怎樣寫豎式、計算、積中點上小數點)1、 小組合作討論。2、 匯報討論的結果。3、 學生嘗試板演,其他的同學獨立完成 。講評板演,問:在學小數加減法的時候,我們都強調小數點對齊,今天你們怎么忘了小數點對齊了?(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已經將小數看成整數計算了,將3.85擴大100倍,按照整數的計算法則計算后再將結果縮小100倍)計算3.8559就是計算什么?與計算38559哪兒不同?試一試 53.48 學生板演,指出計算后要先點小數點再去0。1.0590學生板演,講評時指出90末尾的按照整數計算的方法,應該放在旁邊,最后不要忘記添上0后再點小數點。發現積的小數位數確實與因數的小數位數有關,一般情況下,因數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意圖: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尊重學生的經驗,給予充足的學習時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充分展示學生的知識潛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獲取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四、深化練習,解決問題。1、根據14823=3404寫出下面算式的積。14.823= 1.4823=你還能推算出哪些算式的積?同學們可以推算出很多,但在推算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2、判斷下面小數積的位數。0.689 3.2465 0.21718 1.932 0.4154 1.0524用手指表示小數的位數。質疑3.2465和1.0524的小數位數,計算,說說為什么小數位數會少一位。3、頭腦風暴( )( )=4.8你能想出多少種?他們之間有聯系嗎?(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既加強了學生對小數乘整數的理解,鞏固新知,強化重點,突出難點,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到學好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又使學生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并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五、課堂總結。1、今天學習了什么?你的收獲是什么? 2、教師引導小結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表揚表現好的學生。 (意圖:是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會到學有所獲的喜悅和自信;教師對學生個性的肯定和尊重,使之對數學和生活充滿熱愛。)
《整數》教學設計 篇2
小數乘整數教學設計
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學 曹逸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掌握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
(2)通過運用遷移的方法學會新知識,培養類推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1)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2)熟練掌握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計算法則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復習輔墊
出示上好佳薯片:每袋薯片售價2元,買3袋共用多少元?30袋?300袋?3000袋呢?
感悟:單價一定時,購買的數量越多,用的錢就越多,購買的數量越少,用的錢就越少。
出示表格:
因數
2
2
2
2
因數
3
30
300
3000
積
6
60
600
6000
觀察:積的變化與因數的變化有沒有什么規律?
二、聯系生活、指導探索
1、初步探索:
出示品客薯片:每盒薯片售價9.8元,買4盒
(1)估計:大概要用多少元?
(2)探索:應付多少元?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
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方法一:9.8+9.8+9.8+9.8=39.2(元)
方法二:10×4=40元 2角×4=8角 40元-8角=39元2角
方法三:9.8×4=39.2(元)豎式計算
(3)點撥:為什么這樣列式?
表示什么意思?
怎樣列豎式計算?
重點點撥:把9.8×4轉化為什么數相乘?
小數點怎樣處理?為什么?
小組討論與看書自學相結合
反饋:重點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小數點這樣處理?教師板書過程
小結:說一說9.8×4的計算過程
2、深入探索:
遷移:0.98×4=
0.098×4= 說一說想法,算出答案。
觀察:仔細觀察題組,這三題有何相同之處?有何不同之處?
你發現積的小數的位數受什么數的影響?與因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計算小數乘法時怎樣很快的找到積里小數點的位置?
小結: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3、運用計算方法:
口答:2.5×15 1.14×5 0.013×20
把它轉化成×,在從積的邊數出位點上小數點?
再用豎式計算。
三、活學活用、拓展延伸
1、針對性練習:
因數
12
12
0.012
0.12
因數
36
0.36
36
3600
積
432
43.2
2、對比練習:
用豎式計算下面兩題,并加以比較:
16.11×8 16.11+8
3、走進生活:
兩種包裝的薯片價格如下:
100克售價5.4元 50克售價2.75元
那種包裝的薯片便宜? (請計算說明)
4、開放性練習:
假如每組有100元錢,大家對照好又多購物單,確定想買的商品的名稱、單價、和數量,并計算出相應的價格,填寫下表:
商品名稱
單價
數量
總價
應付的錢數:
找回的錢數:
《整數》教學設計 篇3
鷹之夢
我在去年暑假聽了數學特級教師劉德武老師的《分數乘整數》這節課,很有感受,把劉老師的思路加以整理,創新的教學設計為:
一、引入,明確今后主要的學習內容。鼓勵學生相信自己能學好。
二、口算,感受分數乘整數的含義
1、讀出算式,并口算出結果:
1/5+2/5= 1/4+1/4= 2/6+3/6+1/6= 1/16+3/16= 2/9+2/9= 2/9+2/9+2/9+2/9+2/9+2/9= 2/9+2/9......2/9(30個)
2、感受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30個2/9相加讀起來太麻煩了,(讓學生讀時,很多學生都笑了。)有沒有簡單的表示方法?(學生會想到用乘法表示成2/9×30)然后讓學生說一說2/9×30表示的含義。讓學生再說一些分數乘整數的算式,教師板書,然后從中選則一些讓學生說一說意義。
三、嘗試計算,歸納方法
1、嘗試計算。
讓學生試著計算2/9×4=、說一說計算方法,允許有不同的方法。(這是課的一個重點)再計算2/9×5=,然后讓學生自己思考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自己選擇練習
自己選則的內容,學生計算的積極性會更高,讓學生從上面學生說出的算式中選擇兩道題進行計算。
3、概括分數成整數的計算方法
讓學生自己歸納計算方法,并嘗試用字母表示這個計算方法如:b/a×c=b×c/a。
總之,給學生發現的機會,他們能自己做的我們不告訴他們。如1、他們會發現幾個相同分數相加用乘法比較簡便,能發現分數乘整數的意義。2、他們能自己計算分數乘整數的式題。3、他們會自己概括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這些方面我們都要給學生機會。
同時我感覺到,這節課是六年級數學的第一課,在教學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給孩子鼓勁兒,讓孩子看到希望
告訴他們“我們這一學期數學課主要學習的都是有關分數的知識,六個單元中有四個單元都是有關分數的知識。這部分知識和以前聯系不大,只要從現在開始,加油,都能把這部分知識學好!”老師也要滿懷信心的對待每一個孩子,給不同層次的孩子以機會,真正在課堂上關注他們,讓他們學得幸福,感受到成功,感受到付出之后的快樂,相信自己能越來越好!
二、別讓孩子掉隊,給接受能力稍慢的孩子吃一吃偏飯
我們的老師都很敬業,這一點我從來都不懷疑,但是有時后我們的方法不夠合適。就拿給學困生輔導來說吧,很多老師都要面臨這個問題,不管是否課改,一些基本的東西都是要孩子會的。在給學困生補習的時候,要注意(1)及時,有些教師總是快考試的時候才想到要給差生輔導,那時侯內容太多,他們已經接受不了了。所以要及時給他們輔導。(2)要讓他們自己說解題的思路,說做某一類題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不要讓他們光做題,不要讓他們死記硬背一些東西,要讓他們理解。
三、理解分數乘法含義、嘗試計算
從分數加法的口算引入,2/5+1/5=、3/7+2/7=,從2/9+2/9+2/9.......2/9(30個2/9相加)讓學生感受到這樣的算式非常羅嗦,不好讀,而且不好計算。讓學生自然想到用乘法算,2/9×30讓學生自己說一說表示的含義,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
同時讓學生說出另外一個分數乘以整數的算式,叢中選擇一些算式讓學生說一說表示的含義。然后試著計算2/9×4,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計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2/9×5,讓學生獨立計算,并試著用自己的話概括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練習,從學生自己說出的算式中選擇兩道計算。
《整數》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第68頁,例1和相應的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十二1-3
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2、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樂趣。
3、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體會數學計算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在炎熱的夏天,你喜歡吃西瓜嗎?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現在的人們不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題的場景圖,提問:從圖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導:根據圖中的信息,要求“夏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這個問題,你會列式嗎?“0.83”是求幾個0.8相加的和?這個乘法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習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一個因數是小數) 板書課題:小數乘整數。
二、探索計算方法
1、啟發:你能用以前學過的知識算出“0.83”的得數嗎?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學生各自思考、計算,師巡視,了解學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誰先來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算出的結果是多少? 學生回答后繼續提問:誰還用不同的計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豎式計算. 板書豎式
討論:誰能看著豎式,說說用豎式計算“0.83”的過程?
比較:0.8是幾位小數?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豎式計算,再列乘法豎式計算。 學生按要求獨立進行計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計算式是求幾個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誰來說說用乘法豎式計算的過程? 2.35是幾位小數?2.353的積是幾位小數?
6、猜想:如果用一個三位小數乘3,積會是幾位小數?如果用一個四位小數乘3呢?
三、教學“試一試”歸納計算方法。
1、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積是幾位小數,再用計算器驗證。
2、討論:通過剛才的計算和比較,你認為在計算小數乘整數時,可以怎樣確定積的小數位數?
3、小結:計算小數乘整數時,一般可以先按整數乘法算,再看因數里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并點上小數點。
四、指導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集體交流、糾正。 小結:如果積是小數而且末尾有0,一般要進行化簡。 提問:剛才計算的四道題中,還有哪些題目的計算結果需要化簡的?
2、指導完成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根據要求在教科書上填一填。 指名交流
五、課堂作業
1、要求學生在作業本上計算練習十一第1題。 學生完成后,適當組織交流,初步了解學生作業情況。
2、指導完成練習十一第2題。 學生讀題討論:響雷和打閃應該是同時發生的,但為什么會先看到打閃,后聽到雷聲呢? 指出:因為光傳播速度快 提問:這道題中雷聲在空氣中傳播了幾秒鐘?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閃的地方離小華有多遠,就是求什么? 學生在作業本上解題。
3、 指導完成練習十一第3題。 學生讀題。 提問:這輛汽車的油箱里現在有多少千克汽油?這些汽油夠這輛汽車行使多少千米? 學生列式計算后,組織討論。
六、全課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認為計算小數乘整數時要注意什么?
《整數》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課本8—9頁例1、例2、做一做、練習二第1、2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已有的分數加法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建構,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讓學生在合作學習、匯報展示、互動交流中,體驗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3、 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學習目標。
1、 創設情境:同學們,誰敢與老師比一比,看誰列式列得比較快?
比賽題目為:3個 3/10 相加的和是多少?6個 3/10 相加的和是多少?
師:同學們的表現真是太棒了?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分數乘整數》的數學問題?
2、提出學習目標
讓學生先說一說,再出示學習目標:
(1)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是否相同。
二、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內個人展示
學生獨立自學課本8—9頁例1、例2,完成“做一做”(教師相機進行指導,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重在讓學生展示不同的思維方法和錯例,特別是引導小組內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
2、全班展示
(1)算法展示。
生1:利用乘法與加法的關系進行計算。
2/15×4=2/15+2/15+2/15+2/15=8/15
生2:先計算出結果,再進行約分。
5/12×8=5×8/12=40/12=10/3=
生3:在計算過程中能約分的先約分,再計算。
2×3/4=3/2 2與4先約分,再計算。
(2)比較三種計算方法,選擇最優算法。
通過對比,讓學生體會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同時向學生說明先約分的書寫格式。
(3)錯例展示:
錯例1:學生把整數與分子進行約分。 錯例2:學生沒把計算結果約成最簡分數。
3、學生質疑問難,激發知識沖突。
(1)針對同學的展示,學生自由質疑問難。
(2)教師引導學困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在學習中碰到困難了嗎?能把你遇到的困難說給大家聽嗎?那你對同學的展示有什么想法與建議嗎?
4、引導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能約分的先約分,再計算。
三、拓展知識外延
1、完成課本12頁練習二第1、2題。
2、生活中的數學
(1)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 4/3dm,它的周長是多少dm?
(2)老師從家到學校要步行10分鐘, 如果每分鐘步行 2/25千米,老師每天要走兩個來回,每天一共要走多少千米?
四、總結反思,激勵評價。
五、布置作業:
1、列式計算
(1)3個2/5是多少? (2)7/12的6倍是多少?
(3)5/14擴大7倍以后是多少? ( 4)3/16與24的積是多少
2、智力沖浪:用12個邊長都是 dm的正方形硬紙板可以拼成多少種形狀不同的長方形?它們周長分別是多少?(a類同學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