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存款(精選10篇)
合理存款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儲蓄存款的認識,可以綜合運用這些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使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生活中的百分數,認識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
3.促使學生了解教育儲蓄、國債等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
【課前準備】學生通過網絡、電話以及銀行咨詢等多種渠道獲得人民幣儲蓄、教育儲蓄以及國債的利率和相關規定。
【教學過程】
一、設置場景,提出課題進行討論
1.出示場景圖:媽媽要存款一萬元,供兒子六年后上大學用,怎樣存款收益最大?
(1)根據圖中的信息,歸納要解決的問題:“怎樣存款收益最大!”。
(2)明確本活動中存款的本金、可存期限以及這筆存款的用途。
(3)需要收集與該問題相關的信息。
①人民幣儲蓄存款利率,包括定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活期利率等。
②教育儲蓄存款免征存款利息所得稅,它可存的期限以及相應利率。
③國債也是免征利息所得稅,有三年期和五年期的……
(4)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共同設計方案,填寫下表。(如一年期存6次,二年期存3次,三年期存2次,先存五年期再存一年期……多種方案。)
定期儲蓄存款的方案可填在第第一張表格中。其他存款方案,如教育儲蓄存款方案以及買國債的方案可填在第二張表格中。每一個具體方案都要求明確填出存期、到期利息、利息稅以及到期收入等信息。
教師對學生設計的不同方案要恰當的給予鼓勵,不能不加指導讓學生盲目地停留在對定期儲蓄存款方案的羅列中。
2.選擇方案。
從上述各種可行的方案中選取收益最大,即最優化的方案進行合理存款,并計算出到期后總共的收入。啟發學生通過討論逐步認識到,由于教育儲蓄和國債都免征利息稅,所以相對同期的定期存款,它們的收益會相對較高。但由于國債和教育儲蓄對存期和提取具有一定地限制,所以為了實現本筆存款收益最大化。可能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幾種:
教師請各組同學選派代表,交流本小組選擇的收益最大的方案,并具體算出到期的收入。
明確:設計方案時國債利率均以2006年發行的憑證式一期國債的年限和利率為準,教育儲蓄也以當前的規定和利率為準。實際上,國債以及教育儲蓄的利率在不同時期可能會有所調整,但無論利率如何變化,方案設計的思路是一致的。教學 時老師可根據當時的情況進行具體的調整。
3.教師在與全班同學共同反饋結果后,還可讓學生充分討論,如果自己有錢,想怎樣投資,理由是什么,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
二、課堂小結
合理存款 篇2
教材分析:
“合理存款”是在教學完百分數的意義與納稅、折扣、利率等知識的基礎上安排的一節活動課。
活動構成:
1、明確問題。主要圍繞“媽媽要存款一萬元,供兒子六年后上大學用,怎樣存款收益?”這一問題展開,該問題共蘊含著三個關鍵的信息:本金、可存款年限及資金用途。
2、收集信息。主要包括人民幣儲蓄存款利率、教育儲蓄存款可存的期限以及相應的利率,國債的購買及其利息的計算等。課前,學生可以通過去銀行咨詢以及查閱相關規定的方式獲得信息。
3、設計方案。就是從收集到的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的相關實用信息,設計出具體的、不同的儲蓄存款方案。
4、選擇方案。即從上述各種可行性方案中選取收益的,化方案合理存款,并計算出到期時的總收入。教材這樣編排,旨在讓學生鞏固對儲蓄存款的認識,了解教育儲蓄以及國債利率的相關知識,并綜合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學會與人合作、交流的同時,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
活動目標:
1、使學生鞏固對存款的認識,了解教育儲蓄及國債利率的有關知識。
2、學習綜合運用儲蓄存款的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并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
活動重、難點:
使學生能自主探索合理存款的收益問題的方法。
學具準備:
學生每人一臺計算器。
一、舊知鋪墊,引入活動
1、復習:楊晨用8000元一年期存款的利息買了一臺復讀機,這臺復讀機的價格是多少?
8000×2.25%×1×(1—20%)=160元
問:算式中,本金和利息各是多少元?2.25%、20%各表示什么?你是通過哪些渠道或方式了解到的?
2、引入: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還可以讓本錢增值。存款的方式多種多樣,不同形式的存款,獲得的收益也會不一樣。現在有一個問題:媽媽準備給小靈存1萬元,供六年后上大學用,同學們計算分析一下,應該選擇哪種存款方式收益?為什么?
二、合作學習,探究方案
1、小組合作探究
2、匯報交流
預設:
生1:選擇存款期限長的,這樣利息會高一些。
生2:定期存款要考慮利息稅。
生3:國債和教育儲蓄免征利息稅,都可以考慮。
生4:國債的利率比教育儲蓄的利率相對低一些,可以優先考慮教育儲蓄。
師:課本第111頁有兩個表格,請同學們再次發揮小組成員各自的聰明才智,按照你們的思路設計存款方案,看看哪些方案的存款利息較高。
3、小組合作,設計方案
4、每組交流一種方案,說說這種方案為什么取得的利息高而且合理。
師:(根據匯報)看來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合理獲得利息的存款方式。根據大家的匯報,老師把各小組化的方案整理了一下,我們一起來看看。
問:對比后,你有哪些想法?如何存款算是合理的?定期存款方案為什么不考慮了?
學生各抒己見。
師:通過探討,我們知道了存款有許多方式。在生活中,只要我們仔細研究,認真發現,就能獲取的方案,讓存款合理的獲利。
三、活學活用,解決問題
師:剛才同學們所設計的方案是六年后才取這筆錢的。現在,老師這里也有1萬元錢,這1萬元四年內不使用,四年后可能會隨時取出。請同學們為老師設計一個存款方案,使方案獲益。
1、學生分組討論,設計方案。
2、學生匯報,學生評述。
四、活動結束,暢談收獲
1、這節課你有什么感受和收獲?
2、你還有哪些需要?
教學反思:
本活動分為課前、課時兩部分。課前涉及調查與收集信息活動,這一環節中,學生通過網絡、電話以及銀行咨詢等多種渠道獲得了人民幣儲蓄、教育儲蓄以及國債的利率和相關規定,為課時討論方案、設計方案、和選擇方案做好了準備。課時,教師重點結合解決的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本活動中存款的本金、可存期限以及這筆存款的用途,促使學生整理信息時更有針對性,并為設計教育儲蓄存款方案提供合理的理由。
活動中,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共同設計方案,教師啟發學生通過討論逐步認識到,由于教育儲蓄和國債都免征利息稅,所以相對同期的定期存款,他們的收益相對較高。但由于國債和教育儲蓄對存期和提取具有一定的限制,所以為了實現本筆存款收益化,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先后設計出了四種方案,并通過小組匯報形式交流互動,具體算出到期的收入。反饋結果后,教師還讓學生充分討論:如果自己有錢,想怎樣投資,在說明理由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投資意識。
合理存款 篇3
教材說明
綜合應用“合理存款”是在完成了第六單元“百分數”的教學之后安排的,旨在讓學生鞏固對儲蓄存款的認識,了解教育儲蓄以及國債利率的有關知識,并綜合運用這些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個活動,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生活中的百分數,認識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了解教育儲蓄、國債等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
“合理存款”活動共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
1. 明確問題。
本活動主要圍繞:“媽媽要存款一萬元,供兒子六年后上大學用,怎樣存款收益最大?”這一問題展開的。該問題中蘊含著幾個很關鍵的信息:本金、可存款年限以及資金用途。
2. 收集信息。
明確問題后,需要收集與該問題相關的信息。教材中呈現了通過去銀行咨詢以及查閱相關規定的方式獲得的信息:(1)人民幣儲蓄存款利率,包括定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活期利率等。(2)教育儲蓄存款免征存款利息所得稅,它可存的期限以及相應利率。(3)國債也是免征利息所得稅,有三年期和五年期的……
3. 設計方案。
根據上述收集到的信息,讓學生設計具體的儲蓄存款方案。定期儲蓄存款的方案可填在第111頁第一張表格中。其他存款方案,如教育儲蓄存款方案以及買國債的方案可填在第二張表格中。每一個具體方案都要求明確填出存期、到期利息、利息稅以及到期收入等信息。
4. 選擇方案。
從上述各種可行的方案中選取收益最大,即最優化的方案進行合理存款,并計算出到期后總共的收入。
教學建議
1. 這部分內容可用1課時進行教學。
2. 本活動涉及的調查與收集信息工作,老師可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電話以及銀行咨詢等多種渠道獲得人民幣儲蓄、教育儲蓄以及國債的利率和相關規定。
3. 課堂教學時,老師可結合要解決的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本活動中存款的本金、可存期限以及這筆存款的用途。這可以促使學生整理信息時更有針對性,特別是為設計教育儲蓄存款方案提供合理的理由。
4. 在明確學生已經收集到必需的信息之后,可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共同設計方案。教材第一張表格中給定期儲蓄存款方案預留了三行,實際上學生在具體設計時可能不僅僅只有三種,如一年期存6次,二年期存3次,三年期存2次,先存五年期再存一年期……多種方案。老師對學生設計的不同方案要恰當的給予鼓勵,不能不加指導讓學生盲目地停留在對定期儲蓄存款方案的羅列中。
5. 在對教育儲蓄和國債方案的設計之前,建議老師先引導學生充分了解和明確收集來的關于教育儲蓄和國債的相關信息與規定。例如:(1)2006年發行的憑證式一期國債,三年期利率為3.14%,五年期利率為3.49%。(2)一年期、三年期教育儲蓄按開戶日同期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六年期按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教育儲蓄儲戶憑存折和學校提供的正在接受非義務教育的學生身份證明(以下簡稱“證明”)一次支取本金和利息,每份“證明”只享受一次優惠。
6. 教師啟發學生通過討論逐步認識到,由于教育儲蓄和國債都免征利息稅,所以相對同期的定期存款,它們的收益會相對較高。但由于國債和教育儲蓄對存期和提取具有一定地限制,所以為了實現本筆存款收益最大化,可能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幾種:(1)教育儲蓄存六年。(2)先買三年期國債,到期后再買三年期國債。(3)先買三年期國債,到期后再存三年期教育儲蓄。(4)先買五年期國債,到期后再存一年期教育儲蓄。在連續存款的方案中,連續存款時仍然只存本金一萬元,不包括已經獲得的利息(具體見下表)。
1. 教師請各組同學選派代表,交流本小組選擇的收益最大的方案,并具體算出到期的收入。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本活動在設計方案時國債利率均以2006年發行的憑證式一期國債的年限和利率為準,教育儲蓄也以當前的規定和利率為準。實際上,國債以及教育儲蓄的利率在不同時期可能會有所調整,但無論利率如何變化,方案設計的思路是一致的。教學時老師可根據當時的情況進行具體的調整。
2. 教師在與全班同學共同反饋結果后,還可讓學生充分討論,如果自己有錢,想怎樣投資,理由是什么,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
合理存款 篇4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能夠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
(2)鞏固復習有關百分數、折扣、納稅等知識,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與策略。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分析、計算、比較、符號化、概括等過程,體會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學會優化存儲計劃。
[重點難點]
重點:認真地分析數量關系,正確地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相關的問題。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日常的生活實際出發,了解學生到銀行日常辦理的一些業務,和存儲的相關資料
師:請問大家有去過銀行嗎?(有)
師:我們一般去銀行會做什么?(存錢、取錢)
介紹兩個實例,張先生和李先生都分別存了20萬進銀行,存期都是三年,三年后張先生獲得本息共23萬,李先生獲得本息共21.5萬。并進行提問:知道為什么嗎?
學生能快速的說出是因為利息不同,
此時老師追問:為什么利息會不一樣呢?(存款的種類不一樣)
由此引出存款的種類不同,利率不同,到期所獲取的收益也不同。
【設計意圖:1、把生活中的實例融入到本課教學內容,讓數學與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讓生知道生活處處有數學。2、通過成年人的存款經歷,學生進行討論,增加學習趣味性。】
二、復習
如何計算利息,并說說影響利息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學生輕易的能回答出: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板書),三個因素都能影響利息的多少。
【設計意圖:1、回憶利息的計算公式,為下面計算利息作鋪墊。2、利率影響了利息的多少,突出選擇存款類型的重要性。】
三、新授
1、直接出示本課的主題圖,并讓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閱讀相關材料。
生1:我準備給兒子存一萬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學。
生2:怎樣存款收益呢?
生3:現在有一種教育儲蓄存款,存期分為一年、三年、六年,并且教育儲蓄免征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
生4:購買國債也免征利息稅。
2、知識梳理,找到條件與問題。
師:那么現在我們來整理一下,我們這節課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有哪些條件?
本金:10000元 存期:6年 用途:子女教育 問題:怎樣存款收益?
【設計意圖:梳理題目的條件及問題,為學生判斷選取存款方式提供有力的證據,讓生更加了解目標,并進行解決本課問題。】
3、解決問題
(1)定期存款
教師要提醒學生,這些錢的用途是子女教育,一般是比較穩定的,短時間都用不上。所以讓學生在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選取合適的存款類型。(學生便主動放棄選用活期存款)
此時教師出示銀行利率表:并跟學生介紹活期存款的利率比較低,而且還要征收利息所得稅,不劃算。
師:那么我們現在來研究一下定期存款吧!剛剛都已經通過主題圖得知存期是六年,那這六年可以怎么分配呢?請同學們根據銀行利率表來分配一下存期,可以怎樣存。
一個學生回答以后,其它都已經知道怎么思考分配存期,便可以分小組進行討論存款方案,并算出根據方案所能得到的利息。并提醒學生,定期存款也是需要征收利息稅的。
學生算完以后,進行匯報,并選取方案。
【設計意圖: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把課堂交給學生,小組合作,自主討論定方案,自主計算利息并互相對答案檢驗,更能體現團隊合作在學習上的重要性】
(2)國債和教育儲蓄
教育儲蓄:
師:剛剛我們還了解到,除了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外,還有國債和教育儲蓄。
出示教育儲蓄的相關資料,并讓學生仔細閱讀,了解一年和三年按照定期的利率進行計算,六年的按照定期存款五年期的利率進行計算,教育儲蓄免征利息稅
國債:
教師出示國債資料,并讓學生了解國債,知道國債是一種國家發行的債券,它也分為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分別是多少,并知道國債的利率比定期存款的利率還要高,而且國債也是免征利息稅的。
定方案,算利息,比較后選取存儲方案:
小組進行討論存款方案,并算出根據方案所能得到的利息。
老師巡視課堂,看學生定下了那些存儲方案,并進行計算指導。
小組匯報方案,并說出本方案所獲得的利息分別是多少。
最后老師把所有方案所獲得的利息列舉出來,并讓學生選取的存儲方案。
【設計意圖: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把課堂交給學生,小組合作,自主討論定方案,自主計算利息并互相對答案檢驗,更能體現團隊合作在學習上的重要性】
四、總結并出示課題
師: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生:如何存款
師:那怎樣的存款方式才是最合理的呢?是不是利益越大就越好呢?
生有的說是,有的說不是。(此時出示本科課題“合理存款”)
此時師再舉簡單例子1:如果只有10000元,而且生活還有用錢的,能不能直接把錢全部存定期6年?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說明。簡單例子2:如果有100000元,平時不怎么用錢的,能不能拿10000元存進銀行進行定期存六年?
最后總結:合理存款,并不是利息越多越好,要結合實際選擇最為符合自己的存款類型才是最為合理的。
【設計意圖:本課的研究的內容是“合理存款”,不單單是要存款,關鍵在于存款的合理性,除了選擇存款的種類和合適的存期,存款的前提和存款目的也是合理存款需要考慮的因素,讓生了解合理存款并能真正的做到合理存款】
合理存款 篇5
綜合與實踐——《合理存款》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綜合應用“合理存款”是在完成了第六單元“百分數”的教學之后安排的,旨在讓學生鞏固對儲蓄存款的認識,了解教育儲蓄以及國債利率的有關知識,并綜合運用這些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個活動,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生活中的百分數,認識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了解教育儲蓄、國債等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在探究學習中積累活動經驗,提高綜合運用這些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110---111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活動研究,讓學生掌握各種儲蓄方式的近期利率及理財方式,初步建立理財觀。
數學思考: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和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解決問題:通過“爭做小小理財師”,促使學生了解教育儲蓄、國債等相關知識,讓學生經歷設計儲蓄方案,優化方案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
情感和態度:培養學生綜合與實踐的經驗,讓學生在體驗選擇存款方式的過程中,綜合運用這些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調查有關定期存款利率,教育儲蓄和國債的有關規定及利率。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問題。
1、復習:本金、利息,利率,板書: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問:前面我們學習了有關利率知識,請你說:什么叫本金?什么叫利息?什么利率?怎樣計算利息?
2、引入課題
問:人們常把暫時不用的錢存起來,把錢存入銀行有什么好處?
把錢存在銀行不僅可以支支援國家建設,也使及個人錢財更安全,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那我們要不要學會合理存款呢?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進行一次“合理存款”的數學活動,通過這一次活動,你們可以學會把你們的暫時不用的錢到銀行合理地儲蓄起來,或幫父母設計合理的存款方式。(板書課題)
二、活動過程
1、讓學生看情景圖(110頁的圖)收集信息并發現問題。
(1)認真看110-111頁,你收集到了什么信息?
(2)媽媽到銀行咨詢什么問題?(媽媽說她準備存一萬元前給兒子六年后上大學,問怎樣存款收益最大?)
2、討論策略,明確方向。
(1)師:你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為人父母無不望子成龍,對于你們當前的任務是什么?將來上大學的費用可不是一個小數目,父母需要提前為你作好準備。
(2)請小組合作互相探討:媽媽說她準備存一萬元前給兒子六年后上大學,針對這要求,如果你們是小小的銀行職員,該如何工作呢?
(3)匯報想法,預設如下:
①不適合買股票或買基金,因為網上說這種方法太大風險,有時賺很多,有時賠很多。
②活期也不用選擇,因為那樣利率太低。
③零存整取也可以不用選擇,因為媽媽已經有本金了。
④可以整存整取,也可以買國債,還可以買教育儲蓄。但要算一算才知道哪種劃算。
三、解決問題,展示成果。
1、匯報課前調查到的近期的定期和教育儲蓄及國債的利率及有關規定。
(1)人民幣定期存款有幾年期限?利率是多少?
(2)教育儲蓄存款有什么規定?
(3)國債有什么規定?利率是多少?
2、獨立思考,設計方案
根據上述收集到的信息,讓學生設計具體的儲蓄存款方案。定期儲蓄存款的方案可填在第111頁第一張表格中。其他存款方案,如教育儲蓄存款方案以及買國債的方案可填在第二張表格中。
3、合理分工,選擇方案。
匯報不同設計方案如下:
①一年定期存6次;二年定期存3次;三年定期存2次; 一年定期存2次+二年定期存2次;一年定期存 4次+二年定期存1次; 5年定期+1年定期;……。
②3年國債存兩次;5存國債+存1年國債;……。
③存3年教育儲蓄兩次;存6年教育儲蓄;……。
④5存國債+1年教育儲蓄;存3年國債+3年教育儲蓄…
4、小組合作,討論方案。
請自行選取自己小組認為收益最大的存款方式進行計算。每一個具體方案都要求明確填出存期、到期利息、以及到期收入等信息。(為了方便計算,在連續存款的方案中,連續存款時仍然只存本金一萬元,不包括已經獲得的利息)
5、全班交流,確定方案。請各組同學選派代表,交流本小組選擇的收益最大的方案,并具體算出到期的收入。
四、總結活動提高意識。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
2、你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嗎?
合理存款 篇6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110頁綜合活動課《合理存款》是在完成了第六單元“百分數”的教學之后安排的,旨在讓學生鞏固對儲蓄存款的認識,了解教育儲蓄以及國債利率的有關知識,并綜合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
教學設計:
如何讓學生通過調查,了解足夠多的有關存款的信息,并在實踐中感悟知識,提高數學素養呢?我在課前通過與電腦老師合作,有意識的教學生上網查詢理財的方式、近期的銀行存款利率,并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到銀行查詢核實,設計調查表詢問周圍成人的理財方式及理由。在課堂中通過交流,通過 “爭做小小理財師” 活動,讓學生充分運用課前獲得的知識,經歷自我了解,交流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高數學素養。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調查,讓學生掌握各種儲蓄方式的近期利率及成人的理財方式,初步建立理財觀。
2、通過“爭做小小理財師”,讓學生經歷設計儲蓄方案,優化方案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和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3、讓學生在體驗選擇存款方式的過程中,體會到父母理財的艱辛。
二、教學準備:調查表,電腦課上的資料查詢,銀行的宣傳資料,計算器
三、教學過程
(一)匯報課前調查的結果。“說一說,你通過上網,到銀行,詢問家人,知道了哪些儲蓄的知識?”
(二)明確問題
出示情境圖,作為“小小理財師”你了解了媽媽的問題嗎?引導學生明確媽媽的存款本金、年限及用途。
(三)活動“針做小小理財師”
1、設計方案。分組設計儲蓄方式,并計算收益。
2、選擇方案。分析每種儲蓄方式,選擇優化方案。
(四)反思這次活動的收獲:寫一篇數學日記。
教學反思:
通過我精心的課前準備,在這節活動課中,學生通過課前對自己家庭理財方式的調查和了解,他們的理財觀讓我大家欣喜……就讓我回味幾個片段吧!
片段:
(上課時)師:“說一說,你通過上網,到銀行,詢問家人,知道了哪些儲蓄的知識?”
生1:我媽媽有的錢就在工資卡上,說是便于在商場買東西,積分;生2:我家里大部分存整存整取一年期,說這樣錢比較多,穩定;
生3:我媽媽也存了定期,用的零存整取。
生4:我爸爸還買了國債,因為利率比較高;不用交稅,也比較穩定。但爸爸說原來不怎么好買。現在,利率總在上調,有人認為不劃算。
生5:我在網上看到有的人買基金,有的買股票,說收益很高,但虧起來也很快,還有人因為虧損而跳樓等等。
生6:我還知道教育儲蓄,他是專給學生的,也不用交稅。利率也滿高。取時要學校開非義務教育的學生證明,比如高中、大學可以,小學、初中生就不能取。
生7:我還知道……
(學生們興趣高漲,爭先恐后……紛紛說各種理財的信息,這些信息遠遠超過我的想象)
教學實踐表明,興趣是教學成功的秘訣。“以趣促學”不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愉快的去活動,主動地去學習,在調查中獲取知識,而且還能使學生向“會學習,會創新,會開拓”地目標靠攏,使學生數學素養得到提高。本節課課前我通過學生喜愛的電腦作為主要調查工具,學生有興趣,還及時與電腦老師將信息技術與調查研究整合,將調查落入實處使每個學生都饒有興趣地參與活動,在愉快的活動中探索,體嘗成功的喜悅,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并擴大視野,增長才干,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有了大量的理財觀作支撐,在后面的設計和選擇存款方式的活動過程中精彩也就層出不窮。
片段:出示情景圖(110頁)說一說:媽媽到銀行咨詢什么問題?
生:“媽媽說她準備存一萬元前給兒子六年后上大學,問怎樣存款收益最大?”
師:“如果你是銀行職員,你該如何工作?”
生1:把她的要求想清楚。
師:“討論一下媽媽的要求。你要明確那些問題呢?”
生2:媽媽要存6年,本金一萬,目的是給小孩讀書。
師:那你們考慮選擇哪些儲蓄方式呢?
生3:我們認為不適合買股票或買基金,因為網上說這種方法太大風險,有時賺很多,有時賠很多。
生4:我同意他的看法,因為媽媽的這筆錢是用來讀書的,賠不起,必須保證孩子上大學。
(同學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生5:活期也不用選擇,因為那樣利率太低。零存整取也可以不用選擇,因為媽媽已經有本金了。
生6:可以整存整取。也可以買國債。
生7:還可以買教育儲蓄。但要算一算才知道哪種劃算。
師:那你們每人設計一種方案,算一算(運用計算器),比一比,幫媽媽選一種儲蓄方式嗎?
學生出現多種不同的儲蓄方式,經小組討論后,認為以下幾種方式可供媽媽選擇:
生1:先存3年定期,再存3年定期;穩定,雖然目前效益不是最多,但三年后有可能利率上漲。
生2:先存5年定期,再存1年定期。穩定,目前效益較多。
生3:先存3年國債,再存3年國債;穩定,效益較多,但不大好買。如遇急事,不劃算。
生4:先存5存國債,再存1年國債。穩定,目前效益較多,但不大好買。如遇急事,不劃算。
生5:先存5存國債,再存1年教育儲蓄。穩定,目前效益最多,但不大好買。如遇急事,不劃算。
生6:存6年教育儲蓄,穩定,目前效益第二多,還可刺激學生認真學習,建議購買。
(其他學生笑,但都贊同,于是學生選擇了第(6)種方案)
數學綜合活動課以學生的活動為主體,讓學生人人參與,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多種感官參與,在活動中領悟知識,獲得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是數學活動課的活動目的之一。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到創情、激情、融情,學生在生動、活潑、有趣的活動中學習,才不會感到學習的辛苦。教師要創造良好的條件,使學生親自實踐,在實踐中感知、在實踐中創造,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本節課中,我以“爭做小小理財師”為內容,為學生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搭設一個舞臺,讓學生充分根據調查的知識經驗和先前學過的有關儲蓄知識,自我探求合理的儲蓄方式,令人驚喜的是,在學生大量調查研究后,學生既感興趣,又能學以致用。學生不僅比哪種儲蓄收益高,還注重了存款人的目的,甚至初步研究了利率的走勢。
在課堂評價中,我還要求學生寫出本次實踐活動的感想,有的學生寫到:"在實踐中,我知道了做一名理財師真不容易。"還有的學生說:"我要把我的押歲錢存起來。""真是不實踐不知道,一實踐就明了""我將來長大要當一名小小理財師。"這樣,學生不僅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而且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總之,通過這節活動課,我誘發、培養和發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且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通過實踐,把數學與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樹立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時時處處都要用到數學的思想,我們要善于用數學的眼光發現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素養。
合理存款 篇7
[教學內容]
教材110-111頁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能夠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
(2)鞏固復習有關百分數、折扣、納稅等知識,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與策略。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分析、計算、比較、符號化、概括等過程,體會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重點難點]
重點:認真地分析數量關系,正確地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相關的問題。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有關利率的知識。請你們分別說一說,什么叫本金、利息、利率及利息稅?如何求利息?
板書: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有關存款的知識。
二、教學實施
1.介紹儲蓄的幾種方法。
(1)存款。
按銀行的規定:一般分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兩種。定期存款一般期限為一年、二年、三年和五年四種。按國家規定都要繳納20%的利息所得稅。
人民幣儲蓄存款利率 單位:年息% 存 期利 率 零存整取存本取息存 期利 率 定期整存整取三個月1.71一年1.71六個月2.07三年2.07一年2.25五年2.25二年2.70三年3.24活期利率 0.72 五年3.60保值貼補率 0.00(2)教育儲蓄。
(3)國債。
2.出示例題
媽媽準備給兒子存1萬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學。怎樣存款收益最大呢?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討論存款方法
如果選擇定期儲蓄存款,有以下幾種不同的存款方案
方案一:先存三年,再存三年
方案二:先存一年,再存五年或先存五年,再存一年
方案三:兩年一存,存三次
……
分組討論,那種方案實得利息高
各小組匯報定期儲蓄存款方案存期到期利息利息稅到期收入1 2 3 …… (3)你能給媽媽提出什么建議?你的依據是什么?3.討論:如果選擇教育儲蓄存款或國債,到期后能取回多少錢呢?學生設計,討論三、課堂作業王老師有現金3萬元,要定期存入銀行,存兩年,請你設計兩種方案,并分別計算每種方案到期后的實得利息。存款期限年利率一年定期2.25%二年定期2.70%三年定期6.24%五年定期3.60%利息稅20%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如何存款才能獲得最大收益,初步了解了如何理財。希望同學們幫助父母設計存款方案,并把你的理由講給他們聽。
合理存款 篇8
教材分析:
“合理存款”是在教學完百分數的意義與納稅、折扣、利率等知識的基礎上安排的一節活動課。
活動構成:
1、明確問題。主要圍繞“媽媽要存款一萬元,供兒子六年后上大學用,怎樣存款收益?”這一問題展開,該問題共蘊含著三個關鍵的信息:本金、可存款年限及資金用途。
2、收集信息。主要包括人民幣儲蓄存款利率、教育儲蓄存款可存的期限以及相應的利率,國債的購買及其利息的計算等。課前,學生可以通過去銀行咨詢以及查閱相關規定的方式獲得信息。
3、設計方案。就是從收集到的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的相關實用信息,設計出具體的、不同的儲蓄存款方案。
4、選擇方案。即從上述各種可行性方案中選取收益的,化方案合理存款,并計算出到期時的總收入。教材這樣編排,旨在讓學生鞏固對儲蓄存款的認識,了解教育儲蓄以及國債利率的相關知識,并綜合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學會與人合作、交流的同時,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
活動目標:
1、使學生鞏固對存款的認識,了解教育儲蓄及國債利率的有關知識。
2、學習綜合運用儲蓄存款的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并培養學生的投資意識。
活動重、難點:
使學生能自主探索合理存款的收益問題的方法。
學具準備:
學生每人一臺計算器。
一、舊知鋪墊,引入活動
1、復習:楊晨用8000元一年期存款的利息買了一臺復讀機,這臺復讀機的價格是多少?
8000×2.25%×1×(1—20%)=160元
問:算式中,本金和利息各是多少元?2.25%、20%各表示什么?你是通過哪些渠道或方式了解到的?
2、引入: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還可以讓本錢增值。存款的方式多種多樣,不同形式的存款,獲得的收益也會不一樣。現在有一個問題:媽媽準備給小靈存1萬元,供六年后上大學用,同學們計算分析一下,應該選擇哪種存款方式收益?為什么?
二、合作學習,探究方案
1、小組合作探究
2、匯報交流
預設:
生1:選擇存款期限長的,這樣利息會高一些。
生2:定期存款要考慮利息稅。
生3:國債和教育儲蓄免征利息稅,都可以考慮。
生4:國債的利率比教育儲蓄的利率相對低一些,可以優先考慮教育儲蓄。
師:課本第111頁有兩個表格,請同學們再次發揮小組成員各自的聰明才智,按照你們的思路設計存款方案,看看哪些方案的存款利息較高。
3、小組合作,設計方案
4、每組交流一種方案,說說這種方案為什么取得的利息高而且合理。
師:(根據匯報)看來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合理獲得利息的存款方式。根據大家的匯報,老師把各小組化的方案整理了一下,我們一起來看看。
問:對比后,你有哪些想法?如何存款算是合理的?定期存款方案為什么不考慮了?
學生各抒己見。
師:通過探討,我們知道了存款有許多方式。在生活中,只要我們仔細研究,認真發現,就能獲取的方案,讓存款合理的獲利。
三、活學活用,解決問題
師:剛才同學們所設計的方案是六年后才取這筆錢的。現在,老師這里也有1萬元錢,這1萬元四年內不使用,四年后可能會隨時取出。請同學們為老師設計一個存款方案,使方案獲益。
1、學生分組討論,設計方案。
2、學生匯報,學生評述。
四、活動結束,暢談收獲
1、這節課你有什么感受和收獲?
2、你還有哪些需要?
合理存款 篇9
【學習目標】
1、能夠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
2、鞏固復習有關百分數、折扣、納稅等知識,拓展解決問題的思路與策略。
3、體會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學習重難點】
1、重點是認真地分析數量關系,正確地解決實際問題。
2、難點是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相關的問題。
【學習過程】
一、明確問題:
1、閱讀P110—111內容
2、活動是圍繞什么問題展開的?
3、本金是多少? 可存的年限是幾年? 資金用途是什么?
二、收集信息
1、課本中提供了幾種儲蓄存款形式?
2、哪些儲蓄存款形式不需要繳納利息稅?
3、調查定期儲蓄存款、教育儲蓄存款和國債的利率。
☆友情小提示:購買國債
07年國債 年利率
三年 5.74
五年 6.34
(1)年限:3年期和5年期
(2)利率(右表)
注意:這個不要交稅哦!
三、設計方案
(1)選擇定期儲蓄存款的話有哪些方案?填寫在下面表格中。
定期儲蓄
存款方案 存期
到期利息 利息稅 最后收益
(2)選擇教育儲蓄存款以及購買國債的方案有哪些?填寫在下面表格中。
其它存款方案 存期 到期利息 利息稅 最后收益
四、選擇方案
哪種存款方案收益?到期后共取回多少錢?
五、總結梳理: 回顧本節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
學習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獲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臺:(寫出你的發現或見解)
合理存款 篇10
[教學內容]
教材110-111頁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能夠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
(2)鞏固復習有關百分數、折扣、納稅等知識,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與策略。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分析、計算、比較、符號化、概括等過程,體會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學會優化存儲計劃。
[重點難點]
重點:認真地分析數量關系,正確地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相關的問題。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從日常的生活實際出發,了解學生到銀行日常辦理的一些業務,和存儲的相關資料
師:請問大家有去過銀行嗎?(有)
師:我們一般去銀行會做什么?(存錢、取錢)
介紹兩個實例,張先生和李先生都分別存了20萬進銀行,存期都是三年,三年后張先生獲得本息共23萬,李先生獲得本息共21.5萬。并進行提問:知道為什么嗎?
學生能快速的說出是因為利息不同,
此時老師追問:為什么利息會不一樣呢?(存款的種類不一樣)
由此引出存款的種類不同,利率不同,到期所獲取的收益也不同。
【設計意圖:1、把生活中的實例融入到本課教學內容,讓數學與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讓生知道生活處處有數學。2、通過成年人的存款經歷,學生進行討論,增加學習趣味性。】
二、 復習
如何計算利息,并說說影響利息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學生輕易的能回答出: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板書),三個因素都能影響利息的多少。
【設計意圖:1、回憶利息的計算公式,為下面計算利息作鋪墊。2、利率影響了利息的多少,突出選擇存款類型的重要性。】
三、 新授
1、直接出示本課的主題圖,并讓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閱讀相關材料。
生1:我準備給兒子存一萬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學。
生2:怎樣存款收益最大呢?
生3:現在有一種教育儲蓄存款,存期分為一年、三年、六年,并且教育儲蓄免征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
生4:購買國債也免征利息稅。
2、知識梳理,找到條件與問題。
師:那么現在我們來整理一下,我們這節課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有哪些條件?
本金:10000元 存期:6年 用途:子女教育 問題:怎樣存款收益最大?
【設計意圖:梳理題目的條件及問題,為學生判斷選取存款方式提供有力的證據,讓生更加了解目標,并進行解決本課問題。】
3、解決問題
(1)定期存款
教師要提醒學生,這些錢的用途是子女教育,一般是比較穩定的,短時間都用不上。所以讓學生在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選取合適的存款類型。(學生便主動放棄選用活期存款)
此時教師出示銀行利率表:并跟學生介紹活期存款的利率比較低,而且還要征收利息所得稅,不劃算。
師:那么我們現在來研究一下定期存款吧!剛剛都已經通過主題圖得知存期是六年,那這六年可以怎么分配呢?請同學們根據銀行利率表來分配一下存期,可以怎樣存。
一個學生回答以后,其它都已經知道怎么思考分配存期,便可以分小組進行討論存款方案,并算出根據方案所能得到的利息。并提醒學生,定期存款也是需要征收利息稅的。
學生算完以后,進行匯報,并選取最優方案。
【設計意圖: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把課堂交給學生,小組合作,自主討論定方案,自主計算利息并互相對答案檢驗,更能體現團隊合作在學習上的重要性】
(2)國債和教育儲蓄
教育儲蓄:
師:剛剛我們還了解到,除了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外,還有國債和教育儲蓄。
出示教育儲蓄的相關資料,并讓學生仔細閱讀,了解一年和三年按照定期的利率進行計算,六年的按照定期存款五年期的利率進行計算,教育儲蓄免征利息稅
國債:
教師出示國債資料,并讓學生了解國債,知道國債是一種國家發行的債券,它也分為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分別是多少,并知道國債的利率比定期存款的利率還要高,而且國債也是免征利息稅的。
定方案,算利息,比較后選取最優存儲方案:
小組進行討論存款方案,并算出根據方案所能得到的利息。
老師巡視課堂,看學生定下了那些存儲方案,并進行計算指導。
小組匯報方案,并說出本方案所獲得的利息分別是多少。
最后老師把所有方案所獲得的利息列舉出來,并讓學生選取最優的存儲方案。
【設計意圖: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把課堂交給學生,小組合作,自主討論定方案,自主計算利息并互相對答案檢驗,更能體現團隊合作在學習上的重要性】
四、總結并出示課題
師: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生:如何存款
師:那怎樣的存款方式才是最合理的呢?是不是利益越大就越好呢?
生有的說是,有的說不是。(此時出示本科課題“合理存款”)
此時師再舉簡單例子1:如果只有10000元,而且生活還有用錢的,能不能直接把錢全部存定期6年?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說明。簡單例子2:如果有100000元,平時不怎么用錢的,能不能拿10000元存進銀行進行定期存六年?
最后總結:合理存款,并不是利息越多越好,要結合實際選擇最為符合自己的存款類型才是最為合理的。
【設計意圖:本課的研究的內容是“合理存款”,不單單是要存款,關鍵在于存款的合理性,除了選擇存款的種類和合適的存期,存款的前提和存款目的也是合理存款需要考慮的因素,讓生了解合理存款并能真正的做到合理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