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場次教學設計(精選4篇)
比賽場次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58-61頁《比賽場次》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比賽場次”的問題在三年級下學期時學生有過初步接觸,當時球隊數限制在4支以內,引導學生用畫圖或列表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本內容是在上述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主要借助解決“比賽場次”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列表、畫圖發現規律,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包括“從簡單的情形開始尋找規律”的策略,也包括列表、作圖的策略等,而不僅僅是為了解決類似比賽場次的問題。
學生分析
數學必須要貼近小學生的生活,注重學生對周圍世界與生俱來敏銳的洞察力和需要,選擇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數學,讓須生自己去探究、去體驗。六年級學生已經開始關注國家大事,因此,切合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我國乒乓球兵團囊括乒乓球項目的全部冠軍,利用情景導入和談話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解決比賽場次的問題提供探索的平臺。學生要成功體會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在設計中要給學生創造充分探索解決問題策略的空間,并幫助學生理解解決問題的策略,使學生經歷尋找規律的過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于技能目標
了解“從簡單的情形開始,找出規律,算出結果”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閱讀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會用列表、畫圖的方式尋找實際問題中蘊涵的簡單的規律,體會圖、表的簡潔性和有效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談話中,對學生進行愛國,愛體育鍛煉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用列表、畫圖的方式尋找實際問題中蘊涵的簡單的規律,體會圖、表的簡潔性和有效性。
教學難點:了解“從簡單的情形開始,找出規律,算出結果”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談話導入體育與數學。(2分鐘)
1、同學們,知道中國的國球是什么球嗎?(乒乓球)
剛結束的北京奧運會,我國的奧運會乒乓球軍團包攬了乒乓球項目的全部金牌,非常了不起呀!班級里,喜歡打乒乓球的同學請舉手?(部分學生舉手)喜歡其他體育項目的舉手?(其余的學生也舉手)什么項目都不喜歡的舉手?(沒有學生舉手)參加體育運動有什么好處?其實體育運動不僅與健康幸福有關,還與數學有關。
(設計意圖:通過熱門的奧運話題,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和熱愛體育鍛煉的教育,并自然導入主題。)
二、聯系生活,自主探究。(25分鐘)
課件出示:4名隊員打乒乓球的照片。
問:能設計什么樣的數學問題?
指名學生提問:如“每兩個隊員進行一場比賽,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教師相機揭題——比賽場次(板書)
認識“單循環制”和“淘汰制”。
揭示這節課主要研究“單循環制”的問題。
出示題目:
我校4名隊員進行乒乓球比賽,如果每兩名隊員之間都進行一場比賽,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回憶三年級的解決方法。(畫圖、列表。)
學生獨立嘗試。
指名兩名學生到黑板板演。
概括方法:直接畫圖或列表,數出結果。
設計意圖:通過回憶和體驗,概括出以前的方法,為接下來的新授課作鋪墊。
課件出示照片:8名隊員打乒乓球的的照片。
同時出示題目:我校8名同學進行乒乓球比賽,如果每兩名同學之間都進行一場比賽,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質疑:比較題目前后的變化,什么變了?解決問題的策略變嗎?
12、學生畫圖體驗:用原來的策略——“直接畫圖或列表,數出結果”會產生什么問題?(太麻煩、容易數錯,數漏。)
13、僅僅增加了4名隊員,用原來的方法有點困難,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讓學生打開書本,閱讀書本提供的資料)
設計意圖:通過前后解題策略的對比,激發學生嘗試去尋找新的解題策略。安排學生閱讀書本,既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
14、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從簡單的情形開始,找出規律
課件出示:書本第59、60頁的表和圖
15、學生獨立補充完成表和圖,然后小組合作找出規律。
16、你發現了什么?指名小組代表發表想法。
引導學生發現:把8名同學的復雜問題,轉化為從2名開始研究,到3名,到4名,到5名,找出規律。
相機補充圖表中沒有填上的算式是:1+2+3+4=10
17、重點分析:為什么+2、+3、+4呢?讓學生充分地看圖理解,并充分讓學生說出從表或圖中所發現的規律。
引導學生發現:每增加一名隊員,該隊員都要分別跟之前的隊員進行一場比賽,所以增加的場數應該是(人數-1)還要說明-1是因為自己不和自己比。
18、概括所有的情況, n個人比賽,規律是:
1+2+3+……+(n-1)= 比賽場次
19、引導學生發現解決策略:從簡單的情形開始,找出規律,算出結果。(板書)
利用規律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1+2+3+4+5+6+7=28(場)
設計意圖: 給予學生充分探索規律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動腦思考,動手寫出規律,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從簡單的情形開始,找出規律,算出結果。”的策略,培養學生合作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20、生活中還有什么問題和這個問題的道理是一樣的?
全班交流:握手、擁抱……
考考你,課件出示題目,書本第61頁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生上臺投影答案,講評。
設計意圖:及時聯系鞏固,培養學生運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
21、小結:我們能成功地解決剛才的兩個問題,主要是因為我們采取了什么策略?
生齊答:從簡單的情形開始,找出規律,算出結果。
我們覺得太麻煩的問題不就解決的嗎?以后碰到復雜的問題,你會怎么做?
三、體驗練習,鞏固知識。(10分鐘)
有比較復雜的問題,敢挑戰嗎?課件出示題目:書本第61頁練一練第2題
“星星體操表演隊為聯絡方便,設計了一種聯絡方式。一旦有事,先由教練同時通知兩位隊長,這兩位隊長再分別同時通知兩名同學,依此類推,每人再同時通知兩個人。如果每同時通知兩人共需1分,6分可以通知到多少名同學?”
教師設計簡單的問題,幫助學生讀懂題意。
教師與學生通過現場演示,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題意。
你會采取什么策略解決呢?
指名學生回答:從1分鐘開始研究,找出規律,算出結果。
學生在書本上獨立完成對該問題的探究。
5、指名學生回答。
規律:后一分鐘通知的人數是前一分鐘的2倍。
學生獨立解決該問題,指名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2 + 4 + 8 + 16 +32 + 64 = 128(名)
用這樣的方式,通知我們班41名同學,需要幾分鐘就夠了?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解決問題策略的了解,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體會圖、表的簡潔性和有效性。
四、全課總結。(3分鐘)
這節課,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在什么情況下從簡單的情形開始?
總結:在問題比較復雜的情況下,運用直接畫圖或列表難以解決,且包含某中規律時,我們就采取“從簡單的情形開始,找出規律,算出結果”的策略。
設計意圖:及時的課堂總結,既能培養學生對新授知識的梳理能力,并能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
板書設計:
比賽場次
從簡單的情形開始,找出規律,算出結果。
單循環 1+2+3+……+(n-1)= 比賽場次
打電話 后一分鐘通知的人數是前一分鐘的2倍
比賽場次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從簡單的情形開始尋找規律”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文的能力。
2、會用列表、畫圖的方法尋找實際問題中蘊含的簡單的規律‘體會圖、表的簡潔性和有效性。
重點難點:通過列表、畫圖發現規律,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踢足球嗎?下面有這樣一個問題請你關注一下。
(出示問題1)
六年級4個班男生要進行足球比賽,如果每兩個班之間都進行一場比賽,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1、你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2、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
3、小結: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用畫圖、列表或枚舉等方法進行解決。
4、如果比賽的隊伍是10或者20,我又該怎樣來解決呢?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比賽場次的問題。
二、探索規律
出示問題2
如果是8個隊伍參加比賽,每兩個隊之間都進行一場比賽,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1、請同學們結合前面的方法,在小組里討論一下用什么合適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2、在小組里寫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3、看看你有什么發現,在小組里說一說。
4、匯報
引導說出表格如何建立的,發現規律,得到結果。
5、小結:遇到類似問題,嘗試從簡單的情形開始找規律,用列表、畫圖等方法解決問題。
三、解決問題
出示問題3
六年三班6人參加乒乓球比賽,如果每兩人之間進行一場比賽,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學生依照上面學到的方法先獨立解決 ,再匯報。
四、看書質疑
五、本課你有什么收獲?
比賽場次教學設計 篇3
科目
六年級數學
課時
2課時
主備課人
王秀榮
再設計者
緱莉萍
日期
2009.10.12
課題: 比賽場次
課程標準
通過本課的學習探究,使學生能用列表、畫圖的方式尋找實際問題中蘊涵的簡單的規律。
學習者特征分析(已有的知識、技能、情感水平和心理發展等)
我 的 再 設 計
本節是本課的第一課時,要求學生在10個對象以內會用列表、畫圖的方式尋找實際問題中蘊涵的簡單的規律,體會圖表的簡潔性和有效性。
利用規律可以延伸到比10個對象還多一些。
教學目標、重、難點
知識與技能:了解“從簡單的情形開始尋找規律“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會用列表、畫圖的方式尋找實際問題中蘊涵的簡單的規律,休會圖、表的簡沽件和有效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體育運動中的單循環制和淘汰制激發學生熱愛體育運動的熱情,培養為國爭光的遠大志向。
重、難點:用列表、畫圖的方式尋找實際問題中蘊涵的簡單的規律。 從列表、畫圖的方式中尋找規律。
知識與技能: 利用學過的方法,遷移類推,用列表、畫圖的方式尋找實際問題中蘊涵的簡單的規律,休會圖、表的簡沽件和有效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同
難點:相同
教學資源
教材主題圖、草稿紙、繪圖工具。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方格紙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情景創設:
1、用前面學過的圖形中的數學,用數線段的方法引入。
一條線段上有4個點,一共有幾條線段?
數角的方法一樣。
2、讓學生體會尋找規律的策略。
引導學生用畫圖或列表的方法來解決。
課件出示列表的方法:鼓勵學生討論表格是如何建立的,表中
的“√”表示的是什么,為什么要把表格的一般去掉。
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總結規律。
綜合提升
1、一場體育比賽中,一共有10名運動員。如果每兩個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幾次手?用列表或畫圖的方法找找規律,求出結果。
2、星星體操表演隊為聯絡方便,設計了一種聯絡方式。一旦有事,先由教練同時通告兩位隊長,這兩位隊長分別同時通知兩名同學,依此類推,每人再同時通告兩個人。如果每同時通知兩人共需一分鐘,6分鐘可能通知到多少名同學?
一、創設情境
l、談話:課前教師讓大家收集有關體育比賽方面的制度,如單循環制、淘汰制等,大家收集的怎么樣了?
2、學生匯報自己收集到的資料。不全面的教師進行補充。
3、下周星期二的大課間,我班有8名同學進行乒乓球比賽,每兩名同學之間都進行一場比賽,一共要比賽多少場?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
1、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利用學過的方法進行推算。
2、針對學生的方法匯報進行解釋與補充,引出新方法。
三、合作探究過程:
1、用以前學過的方法推算出比賽場次太麻煩了,下面我們來探究一下其中的規律。
講解尋找規律的新方法之一:列表法。(板書過程)
可以看出:
(1)當參加比賽的人數是2人時,要進行1場比賽。
(2)當參加比賽的人數是3人時,要進行1+2=3場比賽。
(3)當參加比賽的人數是4人時,要進行1+2+3=6場比賽。
2. 讓學生自學教材第44頁的新方法之二——畫圖找規律,鼓勵學生自己動腦找規律。
3、再次進行探究,找出規律。
這樣的比賽制度計算場次的方法是:
單循環比賽場次=人數(或隊數)減去一后的中位數乘人數 (或隊數)減一
四、練一練。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草稿紙和繪圖工具,應用剛才的計算方法,小組討論交流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說明:“握手問題”與“比賽場次”問題類似,鼓勵學生嘗試通過列表法尋找規律解決問題,還可以引導學生將這個問題與“比賽場次”問題進行比較,發現它們共同的地方,但不要總結公式。
六、總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方面的知識?
2、激勵評價課堂上積極發言的同學。
【板書設計】
比賽場次
單循環比賽場次=人數(或隊數)減去一后的中位數乘人數 (或隊數)減一
引導
引導
講解
引
導
學
生
思
考
總
結
提出
問題
引導
認真聽題
積極思考
激烈討論,
進行推算,
匯報推算方法。
自由
發言
討論
思考
猜想
,
設計
實驗
驗證
討論
思考
猜想
得出
結論
得出
結論
歸納
得出
教后反思(主備課人)
教后反思(再設計者)
體育是非常貼近學生生活的,是大家感興趣的話題之一。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利用這一條件,創設情景、巧妙設置懸念,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融入到實際生活中去,并讓學生建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模型的意識。
本節內容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比賽場次”的問題在三年級下學期時有過初步的接觸,當時球隊數限在4支以內,因此引導學生用列表或畫圖的方法解決。所以這比上節課就容易理解了。
點評
《比賽場次》的教學反思
我上的是小學北師大版六年級的第三單元的第三節第1課時。在教學過程中,我的教學目標基本達到。學生基本能理解體育比賽中的單循環的含義及會用畫圖和制表的方法解決有關組合計數問題,通過比賽場次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還是有部分學生不能夠理解比賽場次的含義,我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以下問題:
1、由于沒有下載的資源,我對制做課件不熟悉,因而不能很生動形象的為學生描述比賽場次的情景,帶學生進行情景式的教學。
2、在教學過程中,我擔心學生不會解答提出的問題,耽誤時間,因而在復習引入時,采用了和單循環比賽相似的找一共有幾條線段的找法,當我剛提出問題時,學生迫不及待的告訴了結果,這不符合新課程理念中的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3、有時候沒有顧及后進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教學節奏偏快,導致教學效果還是很理想。
很多地方可能是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希望各位同仁對我的教學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針對以上的不足和缺點,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加強自己的教學駕馭能力,使自己不斷進步、不斷成長,使自己能做到更好。
比賽場次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課本p43~p44例題,課本p44練一練。
教學目標:1、會用列表、畫圖的方式尋找實際問題中蘊含的簡單規律,體會圖表的簡潔性和有效性。
2、了解“從簡單的情形開始尋找規律”的解決問題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經歷列表或作圖尋找規律的過程,在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活動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學問題的探索性,感受發現規律的樂趣。
教學重點:會用列表、畫圖的方式尋找實際問題中蘊含的簡單規律。
教學難點:會用列表、畫圖的方式尋找實際問題中蘊含的簡單規律。
教學關鍵:教師要給學生創造充分探索解決問題策略的空間并幫助學生理解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具準備:乒乓球賽的圖片、投影片、工作表
教學過程:
一、導語:
誰能告訴老師,在2008年里,我們國家發生什么大事?(奧運會在北京舉行)你最喜歡運動的項目是什么呢?(足球、乒乓球……)真巧,這兒也有幾位小朋友跟你一樣,喜歡乒乓球,瞧!他們正準備進行比賽呢?
從圖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能提個數學問題嗎?(生自由提問題)
問題:如果每兩名同學之間都進行一場比賽,一共要比多少場?(幻燈示題)
師問:有信心解決好這個問題嗎?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讀工作方法。(后附“工作方法”和“工作表”)
2、小組合作。
(利用手中的工作表,或列表,或畫圖,按要求完成。完成后,小組討論討論,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并記錄在表格下面。)
3、全班交流。
說說探索過程、說說發現了什么。
4、總結規律。(板書)
5、解答所示問題。
三、鞏固練習
1、 練一練1
乒乓球比賽的問題解決了,現在又要進行一場比賽,(幻燈示題)讀題后,生自己解決。全班交流,展示結果。
2、練一練2
解決了乒乓球比賽的問題,這場體育比賽對于我們來說已是輕而易舉了。那么我們繼續來看看“星星體操表演隊”又為我們帶來了什么節目呢?(幻燈示題)讀題后,留作作業。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認為自己學到了些什么?
(能夠解決類似乒乓球的比賽場次的問題)
(知道了可以通過列表或畫圖來尋找做題的規律)
(在尋找規律時盡量采用寫算式的方法)
板書設計:
比賽場次
同學數 增加場次 算式表示 比賽場次
2 1
3 21+2 3
4 31+2+36
… … ……
8 71+2+3+…+7 28
設計意圖:
本節課的設計主要是教會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要能從解決“比賽場次”的問題中學會解決“傳話”的問題,又由此解決更多的“找規律”的問題。
在課的設計中,充分利用了學生“喜歡聽故事,喜歡挑戰,喜歡比賽”的年齡特點,由故事將本節課的內容串連后一一展現出來。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用算式計算比賽場次的規律,同時也讓學生們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小組合作中要求組長分工細致,爭取讓每個同學都有展現的機會,這樣每個學生都有了參與的機會,體現了學習知識的“全面性”。
最后的練習,我分成了兩個層次。第一:通過選擇進一步讓學生理解單循環比賽的場次計算方法。第二:通過每兩人通一次電話,是兩人之間聯系一次就可以做到的。而兩人互相寄一張賀卡,應該是你寄給我,我寄給你。需要兩張賀卡。采用對比教學,使學生體會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題意。
反思:這堂課我注重學生自己先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經歷尋找規律的過程。充分利用了學生喜歡體育游戲扳手腕作為切入點。讓孩子們自主探索,小組討論,借助圖示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培養孩子們的探究能力的同時,發展數學思維,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但是,在授課過程中如果三個層次的過程有坡度課堂教學可能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