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 除法的估算(精選12篇)

除法的估算

發布時間:2023-03-15

除法的估算(精選12篇)

除法的估算 篇1

  課題一: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6頁例2及“做一做”,練習三第3、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知道什么時候要估大些、什么時候要估小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過程 :

  一、理解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

  1.  看圖出示以下情境和問題:

 、僬n本例2: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②從學校到仙女湖有223千米,客車行駛了4小時,平均每小時約行多少千米?

 、勖柯狅嬃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聽飲料?④在一次地震中,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發一頂帳篷,最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2.請學生嘗試列出解答上面各題的算式。

  一般來說,學生都能根據除法的含義列出下列4個算式:124÷3≈、223÷4≈、100÷3≈182÷4≈。

  3.體會除法估算是解答問題的一種工具。

  請學生逐一說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讓學生在說算式意思的過程中,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來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

  二、怎樣進行除法估算

  1.一般方法

 。1)從上面4個算式中抽出:124÷3≈,請學生嘗試估算。

 。2)展示、交流學生估算的過程和方法。

  生1:124≈120 生2:124=120+4

  120÷3=40(或3×40=120) 120÷3=40

  每人大約運40箱。 剩下的4箱中每人還

  可運1箱,每人大約

  運41箱。

  引導學生對以上兩種估算的過程和方法進行比較:

 、賰煞N估算的過程和方法都是正確的。

 、趦煞N結果雖然有微小的差異,但都接近準確值,不影響對問題的合理解決,可以說,這樣的差異在本題的解決中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3)讓學生獨立估算223÷4≈。

  學生估算的過程和方法與124÷3≈的估算過程方法會基本相同。有以下幾種思路:

  生1:223≈200 生2:223=200+23 生3: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時 平均每小時 平均每小時

  約行50千米。 約行55千米。 約行60千米。

  以上3種結果都對,說明汽車的速度每小時在50~60之間,當然以55最佳,因為它更接近準確值。

  (4)歸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通過以上兩例、引導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數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除數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2.面對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1)再現問題:

 、倜柯狅嬃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聽飲料?

 、谠谝淮蔚卣鹬校袨拿182人,如果按每4人發一頂帳篷,最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2)組織討論:

  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a.在解決問題①中,能將100估成120嗎?為什么?b.在解決問題②中,將182

  成160合適還是估成200合適?

 。3)交流看法:

  請學生針對上述兩個問題在班上進行思想的碰撞。通過研討,讓大多數人明白:在問題①中,只有100元錢,所以估算時不能將100估大,只能估。辉趩栴}②中,已知災民182人,在考慮所需帳篷數時,應將182看成200,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帳篷讓災民渡

  困難期。

 。4)估算解答

  請學生獨立完成100÷3≈、182÷4≈的估算。學生作業 后,點名說一說估算的過程結果。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16頁做一做第1、2題。面對第1題的具體情況,讓學生思考:把260看成240或280都可以嗎?為什么?

  2.完成練習三第3、4題。面對脫離了具體背景的除法估算,請學生根據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正確求出估算結果。完成后,可請學生簡單說一說是將被除數看成多少來計算的。

  3.補充練習:160人去春游,每輛車坐28人,6輛車夠嗎?你會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嗎?

  請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將乘、除法估算技能用于解答同一個問題之中,培養學

  生靈活解題能力。

  解法一:28≈30 解法二:160≈180

  30×6=180 180÷6=30

  160<180 180>160

  6輛車夠。

除法的估算 篇2

  教學內容:第67—68頁例15、16。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初步掌握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簡易估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估算。

  2. 進一步了解估算的用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掌握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簡易估算方法。

  較需難點:能正確地進行估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溝通,建立聯系

  90÷3       160÷4      560÷8        270÷9      4200÷7

  2.求下面各題的近似數。

  352 469(省略十位后面的尾數)

  4820     3490(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數)

  二、自主交流,學習知識

  1.出示例15

  一本故事書有432頁,小麗用4個星期看完,小麗每星期大約看了多少頁?

 。1)讀題理解題意,試著估算。

 。2)學生討論解決的方法。

 。3)學生匯報估算的方法。

 。4)教師總結:

 、偾蟊怀龜档慕茢档姆椒,被除數的最高位上的數與除數相同,就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數。

 、谝驗樗玫纳淌墙茢,所以要用“≈”。

  (5)驗證自己所求的近似數與準確數的差別,通過驗證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估算的意義。

  (6)68頁的“做一做”

  2.遷移類推,學習例16。

 。1)出示例題,讀題、審題、理解題意。列出算式:3486÷7

 。2)獨立試做,遇到問題小組討論解決。

  剛才我們研究的估算除法是被除數的最高位上的數夠除的情況,同學們猜測一下還會有什么情況?那你們能用自己的所學的知識解決嗎?

  (3)學生匯報估算的方法。

 。4)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進行點撥引導。

  (5)通過兩個例題的分析,引導學生總結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方法。

 。6)教師總結:

 、 當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夠除的,就看被除數最高位后面的尾數;如果滿5就向最高位進1。如果不滿5,就把最高位后面的尾數省略。

 、 當被除數的最高位上的數不夠除數除的,就要看被除數前兩位數后面的尾數,即第三位上的數。如果滿5,就要向第二位進1;如果不滿5,就要把前兩位數后面的尾數省略。

除法的估算 篇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6頁例2及“做一做”,練習三第3、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知道什么時候要估大些、什么時候要估小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過程 :

  一、理解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

  1.  看圖出示以下情境和問題:

 、僬n本例2: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趶膶W校到仙女湖有223千米,客車行駛了4小時,平均每小時約行多少千米?

  ③每聽飲料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聽飲料?④在一次地震中,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發一頂帳篷,最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2.請學生嘗試列出解答上面各題的算式。

  一般來說,學生都能根據除法的含義列出下列4個算式:124÷3≈、223÷4≈、100÷3≈182÷4≈。

  3.體會除法估算是解答問題的一種工具。

  請學生逐一說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讓學生在說算式意思的過程中,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來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

  二、怎樣進行除法估算

  1.一般方法

 。1)從上面4個算式中抽出:124÷3≈,請學生嘗試估算。

  (2)展示、交流學生估算的過程和方法。

  生1:124≈120 生2:124=120+4

  120÷3=40(或3×40=120) 120÷3=40

  每人大約運40箱。 剩下的4箱中每人還

  可運1箱,每人大約

  運41箱。

  引導學生對以上兩種估算的過程和方法進行比較:

  ①兩種估算的過程和方法都是正確的。

 、趦煞N結果雖然有微小的差異,但都接近準確值,不影響對問題的合理解決,可以說,這樣的差異在本題的解決中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3)讓學生獨立估算223÷4≈。

  學生估算的過程和方法與124÷3≈的估算過程方法會基本相同。有以下幾種思路:

  生1:223≈200 生2:223=200+23 生3: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時 平均每小時 平均每小時

  約行50千米。 約行55千米。 約行60千米。

  以上3種結果都對,說明汽車的速度每小時在50~60之間,當然以55最佳,因為它更接近準確值。

  (4)歸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通過以上兩例、引導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數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除數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2.面對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1)再現問題:

 、倜柯狅嬃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聽飲料?

 、谠谝淮蔚卣鹬校袨拿182人,如果按每4人發一頂帳篷,最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2)組織討論:

  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a.在解決問題①中,能將100估成120嗎?為什么?b.在解決問題②中,將182

  成160合適還是估成200合適?

 。3)交流看法:

  請學生針對上述兩個問題在班上進行思想的碰撞。通過研討,讓大多數人明白:在問題①中,只有100元錢,所以估算時不能將100估大,只能估;在問題②中,已知災民182人,在考慮所需帳篷數時,應將182看成200,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帳篷讓災民渡

  困難期。

 。4)估算解答

  請學生獨立完成100÷3≈、182÷4≈的估算。學生作業 后,點名說一說估算的過程結果。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16頁做一做第1、2題。面對第1題的具體情況,讓學生思考:把260看成240或280都可以嗎?為什么?

  2.完成練習三第3、4題。面對脫離了具體背景的除法估算,請學生根據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正確求出估算結果。完成后,可請學生簡單說一說是將被除數看成多少來計算的。

  3.補充練習:160人去春游,每輛車坐28人,6輛車夠嗎?你會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嗎?

  請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將乘、除法估算技能用于解答同一個問題之中,培養學

  生靈活解題能力。

  解法一:28≈30 解法二:160≈180

  30×6=180 180÷6=30

  160<180 180>160

  6輛車夠。

除法的估算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除法估算,表達估算的思路。

  教學準備:口算卡片、每個小組每人準備30根小棒。

  教學過程:

 。ㄒ唬⿵土暸f知,鞏固技能:

  1、師出示口算卡片:

  1800÷3   2400÷6   250÷5   420÷6

  2700÷9   140÷7   120÷6   5400÷6

  學生開火車直接說得數。看哪一組開得又對又快。

  2、同桌一人說算式一人回答,答對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教學掛圖,呈現農貿市場的情境圖

  師:上一節課我們共同為趙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決了難題,這節課我們繼續為李叔叔他們三人解決困難,好嗎?他們遇到了什么難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呈現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圖:

  師:你們看,李叔叔他們三人想怎么把蔬菜運走呀?

 。ㄓ萌v車一次把這124箱蔬菜全部運完。)

  課件演示:小精靈聰聰出現了:你們能提出什么問題嗎?

  同桌交流、討論。

  請學生提出問題,老師板書:

  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師:這道題該怎么解決呢?(讓學生討論)

 。ǘ┳灾魈剿,學習新知:

  師引導:你能大概猜一下他們每一個人運了多少箱嗎?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決它呢?

  生討論后反饋結果。

  請一學生敘述估算的過程。

  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   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2)   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別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還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后還剩下一箱,每個人大約運了41箱。

  師板書:124÷3≈40(箱)

  或者124=120+4  120÷3=40  4÷3=1……1

  124÷3≈41(箱)

 。ㄈ┬〗Y:

  師:剛才你們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幫李叔叔解決難題的?(估算)這節課讓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學生發言)在生活中你還認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

  估算經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當我們遇到數字較大的題目,比如分東西,而你又不能準確地算出該平均分多少物品給每個人時,我們就可以用估算來計算。

 。ㄋ模╈柟叹毩,加深印象:

  做p16 “做一做”第1、2題

  1、學生說說題意,并說一說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后解答這道題目。

  2、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本道題。之后進行全班性講評。

 。ㄎ澹┱n外延伸,拓展思維:

  游戲:神算子

  游戲的規則:

  1、要求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牙簽放到一起。

  2、每抓一把牙簽后放到一邊,先數出根數。接著再快速地算出該平均分給組內每個成員多少根牙簽。

  3、每人一次機會。看誰算得又快又好。

  4、最后評選出組內的神算子。

  板書設計:

  124÷3≈40(箱)

  或者  124 = 120 + 4

  120÷3=40(箱)  4÷3=1(箱)……1(箱)

  124÷3≈41(箱)

除法的估算 篇5

  課題一:除法的估算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6頁例2及“做一做”,練習三第3、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知道什么時候要估大些、什么時候要估小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過程 :

  一、理解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

  1.  看圖出示以下情境和問題:

 、僬n本例2: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②從學校到仙女湖有223千米,客車行駛了4小時,平均每小時約行多少千米?

 、勖柯狅嬃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聽飲料?④在一次地震中,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發一頂帳篷,最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2.請學生嘗試列出解答上面各題的算式。

  一般來說,學生都能根據除法的含義列出下列4個算式:124÷3≈、223÷4≈、100÷3≈182÷4≈。

  3.體會除法估算是解答問題的一種工具。

  請學生逐一說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讓學生在說算式意思的過程中,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來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

  二、怎樣進行除法估算

  1.一般方法

  (1)從上面4個算式中抽出:124÷3≈,請學生嘗試估算。

  (2)展示、交流學生估算的過程和方法。

  生1:124≈120 生2:124=120+4

  120÷3=40(或3×40=120) 120÷3=40

  每人大約運40箱。 剩下的4箱中每人還

  可運1箱,每人大約

  運41箱。

  引導學生對以上兩種估算的過程和方法進行比較:

 、賰煞N估算的過程和方法都是正確的。

 、趦煞N結果雖然有微小的差異,但都接近準確值,不影響對問題的合理解決,可以說,這樣的差異在本題的解決中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3)讓學生獨立估算223÷4≈。

  學生估算的過程和方法與124÷3≈的估算過程方法會基本相同。有以下幾種思路:

  生1:223≈200 生2:223=200+23 生3: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時 平均每小時 平均每小時

  約行50千米。 約行55千米。 約行60千米。

  以上3種結果都對,說明汽車的速度每小時在50~60之間,當然以55最佳,因為它更接近準確值。

 。4)歸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通過以上兩例、引導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數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除數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2.面對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1)再現問題:

 、倜柯狅嬃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聽飲料?

 、谠谝淮蔚卣鹬,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發一頂帳篷,最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2)組織討論:

  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a.在解決問題①中,能將100估成120嗎?為什么?b.在解決問題②中,將182

  成160合適還是估成200合適?

 。3)交流看法:

  請學生針對上述兩個問題在班上進行思想的碰撞。通過研討,讓大多數人明白:在問題①中,只有100元錢,所以估算時不能將100估大,只能估;在問題②中,已知災民182人,在考慮所需帳篷數時,應將182看成200,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帳篷讓災民渡

  困難期。

 。4)估算解答

  請學生獨立完成100÷3≈、182÷4≈的估算。學生作業 后,點名說一說估算的過程結果。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16頁做一做第1、2題。面對第1題的具體情況,讓學生思考:把260看成240或280都可以嗎?為什么?

  2.完成練習三第3、4題。面對脫離了具體背景的除法估算,請學生根據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正確求出估算結果。完成后,可請學生簡單說一說是將被除數看成多少來計算的。

  3.補充練習:160人去春游,每輛車坐28人,6輛車夠嗎?你會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嗎?

  請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將乘、除法估算技能用于解答同一個問題之中,培養學

  生靈活解題能力。

  解法一:28≈30 解法二:160≈180

  30×6=180 180÷6=30

  160<180 180>160

  6輛車夠。

除法的估算 篇6

  除法的估算

  教學內容:教材第16頁例2及“做一做”第1、2題,練習三第3、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估算習慣。

  教學重難點: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教具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

  60÷6 240÷8 320÷4 420÷7

  450÷9 630÷7 360÷6 400÷5

  120÷3 160÷4 280÷4 540÷9

  2、說出下列各數的近似值。

  148 193 87 93

  二、親身體驗,學習新知

  1、引入新課

 。1)有124箱貨物,李叔叔三人開了三部車,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2)到西湖有223千米,客車行駛了4小時,平均每小時約行多少千米?

 。3)每聽飲料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聽飲料?

 。4)在一次地震中,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發一頂帳篷,最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讓學生根據除法的含義列出各題的算式。

  124÷3 223÷4 100÷3 182÷4

  提問:請學生逐一說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在說算式意思的過程中,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來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

  2、出示教科書第13頁主題圖,同時出示例題2。

  教師:要求“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列式是:124÷3。

  教師:大約是什么意思?

  教師:怎樣進行除法估算?分小組進行討論,然后匯報討論結果。

  第一種方法 第二種方法

  124≈120 124=120+4

  120÷3=40(或3×40=120) 120÷3=40

  平均每人大約運40箱 剩下的4箱每人還可運1箱,每人大約運41箱。

  引導學生對以上兩種估算的過程和方法進行比較:

 、賰煞N估算的過程和方法都正確的。

 、趦煞N結果雖然有微小的差異,但都接近準確值,不影響問題的合理解決,可以說,這樣的差異在本題的解決中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3、讓學生獨立進行估算。

  第一種 第二種 第三種

  223≈200 223=200+23 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時約行50千米、55千米、 60千米。

  教師:以上3種結果都對,說明汽車的速度每小時在50~60之間,當然以55,因為它更接近準確值。

  小結:歸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數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幾前幾百)的數,除數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4、再現問題:

 。1)每聽飲料3元,100元最多能買多少聽飲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災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發一頂帳篷,最少要準備多少頂帳篷?

  組織學生討論:

 、僭诮鉀Q第一題的時候,能將100估成120嗎?為什么?

  ②在解決第二題的時候。將182估成160合適還是估成200合適?

  5、教師小結:

  通過以上的討論,讓大多數人明白:在第一題中,只有100元錢,所以估算時不能將100估大,只能估小;在第二題中,已知災民182人,在考慮所需帳篷數時,應將182看成200,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帳篷讓災民度過困難期。

  三、鞏固運用

  完成教科書第16頁做一做的第1題和第2題。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怎樣進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

  五、課堂作業:

  教材練習三的第3題和第4題。

  【教學反思】:

除法的估算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除法估算,表達估算的思路。

  教學準備:

  口算卡片、每個小組每人準備3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鞏固技能:

  1、師出示口算卡片:

  1800÷3   2400÷6   250÷5   420÷6

  2700÷9   140÷7   120÷6   5400÷6

  學生開火車直接說得數。看哪一組開得又對又快。

  2、同桌一人說算式一人回答,答對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教學掛圖,呈現農貿市場的情境圖

  師:上一節課我們共同為趙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決了難題,這節課我們繼續為李叔叔他們三人解決困難,好嗎?他們遇到了什么難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呈現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圖:

  師:你們看,李叔叔他們三人想怎么把蔬菜運走呀?

 。ㄓ萌v車一次把這124箱蔬菜全部運完。)

  課件演示:小精靈聰聰出現了:你們能提出什么問題嗎?

  同桌交流、討論。

  請學生提出問題,老師板書:

  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師:這道題該怎么解決呢?(讓學生討論)

 。ǘ┳灾魈剿,學習新知:

  師引導:你能大概猜一下他們每一個人運了多少箱嗎?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決它呢?

  生討論后反饋結果。

  請一學生敘述估算的過程。

  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   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2)   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別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還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后還剩下一箱,每個人大約運了41箱。

  師板書:124÷3≈40(箱)

  或者124=120+4  120÷3=40  4÷3=1……1

  124÷3≈41(箱)

  (三)小結:

  師:剛才你們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幫李叔叔解決難題的?(估算)這節課讓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學生發言)在生活中你還認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

  估算經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當我們遇到數字較大的題目,比如分東西,而你又不能準確地算出該平均分多少物品給每個人時,我們就可以用估算來計算。

 。ㄋ模╈柟叹毩,加深印象:

  做p16 “做一做”第1、2題

  1、學生說說題意,并說一說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后解答這道題目。

  2、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本道題。之后進行全班性講評。

 。ㄎ澹┱n外延伸,拓展思維:

  游戲:神算子

  游戲的規則:

  1、要求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牙簽放到一起。

  2、每抓一把牙簽后放到一邊,先數出根數。接著再快速地算出該平均分給組內每個成員多少根牙簽。

  3、每人一次機會?凑l算得又快又好。

  4、最后評選出組內的神算子。

  板書設計:

  124÷3≈40(箱)

  或者  124 = 120 + 4

  120÷3=40(箱)  4÷3=1(箱)……1(箱)

  124÷3≈41(箱)

  教學反思:

除法的估算 篇8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教學反思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通過情景的創設,解決了數學問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活躍。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大膽對教材進行整改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是小學三年級第二學期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法估算以及乘數是一位數乘法估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如果按照一期教材進行處理,學生雖然也能掌握知識,但是新課程數學教學內容最大的轉變是生活化和綜合化,而老教材在這一方面是比較欠缺的。根據估算這一教學內容的特殊性,我大膽對教材進行整改。實際上,在教學之前,我就反復思考這個問題:書本上的例題用不用?由于書本上的例題完全脫離學生生活實際,最后我決定不用。在刪除原有例題的基礎上,我以當前比較敏感的話題——中國臺灣貫穿整堂課的教學內容,學生通過解決有關“中國臺灣”的一系列數學問題來完成教學,把數學學科與思品學科有機整合,既掌握了數學知識,又結合了生活實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節課下來,我覺得我的決定是對的。因為數學教學的目標由過去的發展“雙基”的基礎上重視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演變為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教學中,通過一些有關中國臺灣的信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國情,從而加強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憂患,增強責任感,進而堅定學習信念。

  2、機智處理教學中出現的情況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在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中,往往

  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些教案預設以外的新情況,若不及時進行調整,會令人遺憾。我覺得這節課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在于當學生解決364300÷9≈時,我發現有部分學生沒有掌握,我靈機一動,補充了一道3547÷5≈來加強估算合理性的訓練。有的學生把3547估成3500,有的學生把3547估成4000,這時我引導學生思考怎樣估最合理,同學們迫不及待的在下面討論起來。沒想到這一不露痕跡的小小變化,能產生這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思維進行了碰撞,在碰撞中學生的智慧得以升華,自然而然解決了本堂課的重難點。這也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機智,根據課學的實際情況,隨機應變,靈活處理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各種情況。

  3、注重培養學生數學交流的能力

  教學中,我努力給學生營造一種平等、合作的學習氣氛,鼓勵學生參與交往,引導學生一起去探索、去體驗,學生在課堂交往中將學習活動看作是自己主動參與、自我發展的活動,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促進。教學中,我還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只有傾聽,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導學生帶著尊重和欣賞去傾聽別人的發言,要學會合理的評價別人的觀點和想法,要學會接受別人的優點,并要從中受到啟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讓交流的過程成為大家共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數學交流的能力,我還做到關注學困生,讓學困生上臺“多唱戲”。在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后,我請了一位知識接受比較慢的學生,鼓勵她完整的表述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方法,做到把陽光灑到每一個角落。相信這個學生通過訓練,發言的欲望會不斷增強,交流的能力也會提高。

  4、存在的問題

  由于要對教材進行整改,在選擇信息時,還要注意數據的合理性,例如在開

  放型練習中,以這樣一道題:臺灣省終年不冷不熱,長夏無冬,每年4-11月是中國臺灣的夏季,8個月的總溫度只有176攝氏度,估計一下,中國臺灣夏季的平均氣溫約為多少攝氏度?176÷8≈,如果把176估成200,中國臺灣夏季的平均氣溫約為25攝氏度,而實際情況中國臺灣夏季的平均氣溫是22攝氏度,因此教案設計時一定要嚴謹。

  總之,數學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必須因勢利導,講求策略,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利用知識的遷移原理,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除法的估算 篇9

  一、簡析教材

  《除法估算》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二單元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用一位數除多位數除法的估算,與用一位數乘多位數的乘法估算的編排思想相同,修訂后的教材不再強調固定的除法估算方法的訓練,也不再用除法估算來檢驗商的最高位是否正確,而是將估算作為一種數學思想方法,著重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估算的意識和能力。在實際進行估算的時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以及個體的計算思維習慣,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方法。

  2、進一步增強估算意識。

  教學難點:根據具體情境合理地進行估算。

  二、說教法

  這節課我總的設計思路是為了加強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宗旨,采取學生自主學習,協助學習為主要教學方法。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伙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三、說學法

  這節課我先讓學生在課前收集了生活中的估算,培養他們調查和收集資料的能力;然后讓小組合作討論如何估算,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始終做到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素材、創設充分學習的空間、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比較估算和計算出準確結果的不同。

  四、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1、課本例2: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2 李思家4個月用電143度,平均每個月用電多少度?

  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列式:124÷3≈ 153÷4≈

  2、 請學生說一說算式的意思。

  3 學習估算方法。

 。1)124÷3≈ 如何估算?

  分析與比較:都接近準確值,不影響對問題的合理解決。

 。2)學生獨立估算:143÷4≈

  引導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數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除數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三、聯系實際進行估算。

  1、每本筆記本3元,200元最多能買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團要在“陽光飯店”住宿,每4人一間,最少需要多少間?

  第1題:

 。1)學生獨立列式估算 200÷3≈_____。

 。2)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200元能估成210元嗎?為什么?

  (3)組織學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時不能將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題:

 。1)學生獨立列式估算。 185÷4≈

 。2)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185能估成160元嗎?為什么?

 。3)組織學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慮所需房間數時,應將185看成200,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房間。。

  四、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應用除法進行估算的例子。

  五、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貓的想法都對嗎?為什么?

  2、做一做第2題:估算 學生獨立完成。

  六、全課小結,學生談體會。

除法的估算 篇10

  一、教學設想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是小學三年級第二學期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法估算以及乘數是一位數乘法估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要求通過學習掌握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方法,并且能夠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根據估算這一教學內容的特殊性,我是這樣設計這節課的:

  1、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這堂課以三年級學生參加“春游”活動這一學生喜聞樂見的情景貫穿整堂課的始終,通過解決“春游”中出現的一系列數學問題來完成教學,大膽對教材進行整改,既結合生活實際,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層層遞進,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整堂課分三個層次進行教學。首先是基本題的教學,通過例題及嘗試練習的學習總結出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方法。然后教師通過一組對比練習,滲透了估算力求簡便的數學思想,估算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把被除數看成接近的整千數,還是整百數,要遵循計算簡便的原則。最后,設計了“租船”這個拓展練習,讓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從而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加強對新舊知識的整合。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完整的學習了加、減、乘、除的估算,因此在課的最后設計了整合與提高的教學環節,力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將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和升華。

  二、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下個星期我們要去春游了,你們高興嗎?

  生:高興。

  師:出發前,我們先來解決一些春游中出現的數學問題。

  出示:江橋中心校三年級學生去春游,每班去39人,7個班大約去多少人?

  師:誰能很快計算出結果?

  生:7個班大約去280人。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397≈280(人)

  師:為什么可以這樣算?

  生:因為題目問“7個班大約去多少人?”我們可以估算。

  師過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情況不需要精確計算,只要大概估計就可以。像這里,我們把39看成40,估算非常簡便。

  (二)結合實際,學習新知。

  師:接下去我們繼續解決春游中出現的數學問題。

  1、出示:江橋中心校三年級學生去春游,3個班級購買飲料302瓶,平均每班大約購買飲料多少瓶?

  師:自己輕聲讀題。

  師:同桌兩人說說數量關系。

  師:你會算嗎?(完成練習紙第1題)

  生匯報:302除以3約等于100瓶。把302看作300,300除以3等于100,所以302除以3約等于100。

  師板書:     302÷3≈100(瓶)

  300÷3=100              答:略。

  師:學剛才那位同學的樣子說一說。

  2、出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

  3、嘗試練習。

  師:我們就用學會的方法繼續來研究。

  出示:江橋中心校學生去春游,5個班級共交費9970元,平均每班大約交費多少元?

  師:仔細審題后獨立完成。

  生匯報:9970除以5約等于2000元。把9970看作10000,10000除以5等于2000,所以9970除以5約等于2000。

  師板書:9970÷5≈2000(元)

  10000÷5=2000

  3、師:誰來總結一下“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方法。(生答略)

 。ㄈ╈柟叹毩。

  1、出示:估算下列各題。

  2817÷7≈        9890÷5≈

  2817÷6≈                9890÷9≈

  師:2817除以7約等于幾?

  生:2817÷7≈400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2817看作2800,2800÷7=400,所以2817÷7≈400

  師:2817除以6約等于幾?

  生:2817÷6≈500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2817看作3000,3000÷6=500,所以2817÷6≈500

  師:為什么2817有時看作2800,有時卻看作3000呢?

  生:除以7時看作2800正好除完,除以6時看作2800有余數,看作3000正好除盡。

  師小結:我們在估算時,應根據數的特點,考慮把被除數看成接近的整百數,還是接近的整千數,怎么看計算簡便就怎么看。

  用剛才的方法完成第2組。

  2、判斷題。(手勢表示)

  (1)105÷5≈21                              (      )

 。2)5628÷7≈800                            (      )

 。3)3950÷4≈1000                           (      )

 。4)3袋糖共重1230克,平均每袋重400克。    (      )

  3、選擇題。

  (1)2190看成接近的整千數是(   ),看成接近的整百數是(   )。

  (1)、2200     (2)、2000    (3)、2100

 。2)小明3分鐘行了274米,平均每分鐘約行(    )米。

 。1)、100     (2)、92       (3)、90

  師:在計算都很簡便時,看成270更接近準確數。

 。3)有1815棵樹苗,平均分給6個植樹隊,每個植樹隊大約分到(   )棵。

 。1)、300      (2)、333……2

  師:我們在估算是,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被除數是看成接近的整百數,還是整千樹,計算越簡便越好。

  4、游戲。搶答。

  201÷5≈      399÷8≈          805÷2≈          592÷2≈

  1988÷2≈     6409÷8≈         6009÷5≈         4890÷7≈

  5、拓展練習。

  師:在春游中還有好多數學問題請同學們幫助一起來解決。

  出示:江橋中心校有243個同學去劃船,每條船乘8人,

 。1)大約需要租多少條船?

  師: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租30條船,每個小朋友能不能都乘到呢?

  生:不能。3個人乘不到。

  師:怎么辦?

  生:30+1=31(條)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運用估算。

  (2)如果租1條船需要6元,大約需要多少元?

 。ㄋ模┱吓c提高。

  師:在春游中還有許多的數學問題,老師收集 了一些資料,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組長負責,選擇合適的條件,提出問題,編成一道估算應用題,并列式計算。比一比哪組同學編得多,算得快。

  小組活動。選擇合適的條件,提出問題,編成一道估算應用題,并列式計算。

 。1)男生有153人                  (5)女生有119人

  (2)每班參加41人                 (6)一共有7個班

 。3)每人用去9元錢                (7)分乘6輛車

 。4)每輛車乘53人                 (8)三年級共有學生272人

  小組活動后匯報。

 。ㄎ澹┛偨Y。(略)

  三、實踐反思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通過創設實際生活情景,解決了數學問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活躍。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大膽對教材進行整改

  在教學之前,我就反復思考這個問題:書本上的例題用不用?由于書本上的例題完全脫離學生生活實際,最后我決定不用。在刪除原有例題的基礎上,我補充大量與學生實際相聯系的素材——春游,貫穿整堂課的教學內容,學生通過解決一件件“春游”中發現的數學問題,完成對新知識的學習。一節課下來,我覺得我的決定是對的。

  2、在對比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我覺得這節課最精彩的地方在于2817÷7≈和2817÷6≈這組對比練習的設計。在我剛問出“為什么有時把2817看成2800,有時卻把2817看成3000?”時,同學們已經迫不及待的在下面討論起來。通過這一環節的精心設計,學生的思維進行了碰撞,在碰撞中學生的智慧得以升華,自然而然解決了本堂課的重難點。

  3、存在的問題

  在鞏固練習后,教師設計了拓展練習,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問題(2)的設計應改成:如果租1條船需要6元,一共需要多少元?這本是學生就能口算的題目,再讓學生估算有些畫蛇添足。,

  總之,我們培養學生的不應僅僅是計算的能力、解題的能力,我們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在數學教學中滲透一定的生活實際問題,教會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除法的估算 篇1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9頁的例17、例18和練習十五的第5—8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進行方法。

  2、使學生了解估算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及良好的學習、作業 習慣。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口算下面各題。

  16×5          30×6         130×2          40×5

  80÷5          420÷7        510÷3          240÷6

  2、估算下面各題。

  479÷6         531÷5        2449÷8         1790÷3

  (1)逐題由學生估算,并說出估算的過程,即第一步求什么?怎么省略被除數的尾數?第二步算什么?應該注意什么?

  (2)說出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二、新授。

  1.引言。我們已經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估算方法,能夠根據不同情況估算出它們的近似商。今天我們通過的繼續學習,了解它在生活、學習中的作用。

  2、教學例17。

  (1)出示題目:5530除以6大約等于多少?

 。2)讀題并理解題意。

 。3)列式:5530÷6

  (4)這道題目對結果有什么要求?(只要求進行估算)怎么看出題目中只要求進行估算?

 。5)進行估算。由學生說出估算方法:把被除數5530的百位后面的尾數省略后約等于5500。再把5500÷6約等于900。

  提醒學生橫式上要寫“≈”號。

  (6)由學生筆算出準確數。

  得:5530÷6=921……4

 。7)引導學生將估算的結果與實際除的結果進行比較。

  得出:估算的結果和實際除得的結果是接近的。

  3、鞏固練習。練習十五第6題的第一行3道題。

 。1)讀題,學生進行估算,三人板演。

  教師行間巡視,注意學生被除數是根據哪一位進行“四舍五入”的,橫式上是否寫“≈”號。

 。2)訂正后,再請學生算出各題的準確數。

  (3)通過討論,說出每道題的估算結果比除得的準確數大一些還是小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4、教學例18。

 。1)出示題目:用估算檢查下題商的最高位有沒有錯誤。

  3976÷8=497

  (2)讀題,理用題意。

  (3)進行估算。3976÷8≈500

 。4)引導學生對實際的結果與估算的結果進行比較。

 、賹嶋H結果497的近似數是500。

 、诠浪愕慕Y果也是500,說明商的最高位沒有錯。

  5、鞏固練習。練習十五第7題第一行的兩道題。

  三、課堂小結。

  師生議論,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估算有什么作用?

  教師總結出: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估算方法,知道了它在實際計算中的作用、今后我們要能夠自覺地運用它來檢查計算結果是不是與實際結果接近或除法筆算商的最高位有沒有錯誤,養成良好的作業 檢查、檢驗的習慣。

  四、課堂作業 。做練習十五的第5題,第6、7題的第二行以及第8題。

除法的估算 篇1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16頁例2及“做一做”練習三第3、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技能目標: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1、課本例2: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2 李思家4個月用電143度,平均每個月用電多少度?

  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列式:124÷3≈       153÷4≈

  2、 請學生說一說算式的意思。

  3 學習估算方法。

 。1)124÷3≈   如何估算?

  生1:124≈120      120÷3=40     124÷3≈40

  生2:124=120+4   120÷3=40     4÷3≈1      40+1=41

  分析與比較:兩種方法都正確,雖有細微差異,但都接近準確值,不影響對問題的合理解決。

 。2)學生獨立估算:143÷4≈

  生1:143≈160     160÷4=40     143÷4≈40

  生2:143≈120     120÷4=30     143÷4≈30

  引導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數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除數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三、聯系實際進行估算。

  1、每本筆記本3元,200元最多能買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團要在“陽光飯店”住宿,每4人一間,最少需要多少間?

  第1題:

  (1)學生獨立列式估算 200÷3≈_____。

  生1:200≈210     210÷3=70     200÷3≈70 最多能買70本。

  生2:200≈180     180÷3=60     200÷3≈60 最多能買60本。

  生3:200=180+20 180÷3=60     20÷3≈6   60+6=66 最多能買66本。

 。2)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200元能估成210元嗎?為什么?

 。3)組織學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時不能將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題:

  (1)學生獨立列式估算。 185÷4≈

  生1:185≈200     200÷4=50     185÷4≈50 最少需要50間。

  生2:185≈160     160÷4=40     185÷4≈40 最少需要40間。

  (2)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185能估成160元嗎?為什么?

 。3)組織學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慮所需房間數時,應將185看成200,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房間。。

  四、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應用除法進行估算的例子。

  五、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貓的想法都對嗎?為什么?

  2、做一做第2題:估算 學生獨立完成。

  課后反思:

  1、學生接受有困難,只有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掌握了。

  2、學生估多估少的意識有待提高。很多學生不知道什么情況下該估多,什么情況下該估少。

  3、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學生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有了初步認識,能夠解決較簡單的問題。

除法的估算(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乘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教學反思(通用2篇)

    有理數的乘除法按計劃用了7個課時1、第一課時教授有理數的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乘。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2、第二課時在運用有理數乘法法則的基礎上進行多個有理數相乘的運算幾個不等于0的數相乘,積的符號...

  • 整數的乘法和除法(精選3篇)

    一、 教學要求: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意義,掌握乘除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掌握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間的關系,并能應用這些關系求未知數x,初步學會用x表示要求的數,列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解答一步...

  •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精選13篇)

    三年級下冊《除法的驗算》是在學習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不僅要讓學生經歷除法驗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而且通過情景的創設及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驗算的方法和意義,培養學生養成...

  • 第一單元 除法 第11課時除法(精選2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頁1—6題教學目標:1、通過復習,學生能對本單元的知識有系統的了解。2、在復習過程中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3、在復習過程中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打好基礎。教學重點、難點:熟練進行計算。...

  • 乘除法(精選12篇)

    教學內容教材1-7頁。具體內容:整十、整百數乘以一位數及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能夠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以一位數以及兩位數乘以一位數。...

  • 除法口算練習(精選2篇)

    20÷4= 12÷6= 8÷2= 30÷6=9÷3= 15÷5= 10÷5= 12÷4=48÷6= 24÷4= 56÷7= 12÷6=28÷7= 15÷5= 36÷9= 18÷6=56÷8= 64÷8= 54÷6= 30÷6=10÷5= 35÷7= 64÷8= 14÷2=20÷4= 14÷2= 49÷7= 54÷9=24÷4= 36÷4= 24÷8=...

  •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教學設計(通用3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16頁例2及做一做練習三第3、4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 乘除法的對比練習(精選3篇)

    一、教學過程 (一)乘除法的對比教學: 1、教師邊說邊擺草莓實物圖,學生觀察是怎么擺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2個一份,擺了3份 師:能解決什么問題? 生:一共有幾個。...

  • 乘除法的意義及關系(精選3篇)

    浙江省青田縣城東小學 吳麗春教學目標:1、理解乘除法的意義,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2、掌握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會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數。...

  • 乘除法的對比練習教學反思(精選2篇)

    一、教學過程 (一)乘除法的對比教學: 1、教師邊說邊擺草莓實物圖,學生觀察是怎么擺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2個一份,擺了3份 師:能解決什么問題? 生:一共有幾個。...

  • 第一單元:除法(通用13篇)

    第一單元:除法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教學內容: 教學要求:1、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方法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 《除法的含義》教學反思(精選2篇)

    《除法的含義》是除法學習的起始課,這節課的內容是理解除法的含義:把一個數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以及認識除號,會寫、會讀除法算式。除法是一種新的運算,理解了除法的含義,還要為學生建構起除法的模型。...

  •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精選3篇)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1)揚州市花園小學 韓亞芹教學內容:小學數學第六冊6--8頁。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有0、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等于0,并能規范書寫、正...

  • 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除法(通用2篇)

    課題一:用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的口算教學內容:13-15頁圖示和例1教學目標:1.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理解掌握一位數除法(被除數各個數位上的數都能被除數整除的)口算方法。2.能正確、熟練地口算簡單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 第一單元、除法第10課時:復習6-9題(通用2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幫助學生復習驗算和估算的方法。2、通過練習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除法的意義,進一步掌握用除法的計算方法,并運用這些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孙吴县| 澄江县| 万安县| 莒南县| 新巴尔虎右旗| 南涧| 宁蒗| 澳门| 山阴县| 江口县| 繁昌县| 建瓯市| 南城县| 卢湾区| 方正县| 和平区| 乳源| 剑川县| 麻江县| 蓝山县| 邹平县| 崇明县| 永济市| 遵义市| 东明县| 措美县| 兰考县| 锡林郭勒盟| 义马市| 平湖市| 仁化县| 颍上县| 尼木县| 会昌县| 安宁市| 盘锦市| 丹棱县| 阜新市| 泗洪县| 宁海县|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