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比》教學設計
(2)理解“比”的意義。長和寬相除,又叫做長和寬的比;寬和長相除,又叫做寬和長的比。6和4相除,叫做6和4的比,記作6 :4;18和12相除,叫做18和12的比,記作18 :12;讀作:18比12……。(二)比的各部分名稱,讀寫比和求比值的方法。1、介紹比的各部分名稱及讀、寫法(1)學生再學課本。(2)匯報交流。(ppt)生1:我還能知道比的讀、寫法以及各部分名稱。生2:我還知道……生3:“:”叫做比號,讀作比,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用比的前項除以比的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和整數來表示。)(根據板書讓學生說說具體每個比中各部分的名稱)(三)生活中的比。師:憑你的經驗和平時的觀察,你認為“從我們學校到中山市政府大樓,你認為是跑步快還是騎自行車快?”(生:……)師:說的都有道理,在奧運會中,有一個比賽項目—馬拉松賽,你知道馬拉松運動嗎?(ppt:馬拉松運動起源于公元前490年的古希臘。賽程由第一屆的40公里200米,到第四屆奧運會才正式定為42公里195米。)1、實例2。(1)出示情境圖(ppt):1)提出問題:要比誰快,比什么呢?(生:比速度)要比速度,也就是要求哪個量與哪個量的比?請你算一算,比一比。2)匯報交流,老師板書:40 :2=40÷2=20(千米) 45 :3=45÷3=15(千米)師:馬拉松運動員真了不起!跑步的速度比騎自行車的還快。2、實例3。師:你喜歡吃蘋果嗎?歐陽老師特別愛吃蘋果。昨晚逛街的時候,看到了三個賣蘋果的攤位,據我觀察,質量上沒什么差別。(1)出示情境圖(ppt)(略)。師:你認為老師該去哪個攤位買呢?應該考慮到什么問題?(引導學生認識到:通過比單價也就是比總價與數量的比值大小的方法可以解決問題。)1)學生獨立思考。2)全班反饋交流:(ppt)a:15 :3=15÷3=5(元) b: 9 :2= 9÷2=4.5(元) c:12 :3=12÷3=4(元) (四)介紹比的另一種寫法(分數形式)。(示范書寫比“ ” 書寫的順序)(五)師生探究——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提出問題:(指著板書)請觀察,比與除法、分數之間有什么關系沒有?(1)學生獨立思考。(2)小組互相交流。(3)集體反饋(ppt)。除法
(一種運算)比(表示兩個數的關系)分數(一種數)被除數前項分子(÷)除號( :)比號(—)分數線除數后項分母歸納:用字母表示比、除法、分數三者之間的關系,可以表示為:a÷b= =a :b(b≠0)注意:比的后項不能為零。三、拓展運用,鞏固新知。1、生活中的比。(ppt)(1)標準的籃球場長和寬的比是28:15。(2)我國國旗長和寬的比是3 :2。(3)地球上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的比是63:27。(4)雀巢咖啡是由白砂糖和速溶咖啡按 (2):(5)混合而成的。味道好極了!(5)你還能舉出一些生活中的比嗎?2、讀出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3 :12* 5/8* 6 :2/3 1/5 :1/63、填一填。(1)我們班有男生25人,女生21人,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的比是( ),女生人數與男生人數的比是( ),男生人數與全班人數的比是( ),女生人數與全班人數的比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