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與圖形
4.綜合應用復習內容:有趣的平衡復習目標: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復習過程一活動準備1.選一根粗細均勻的竹竿,或一根細空心管。(長約1m)2.在竹竿中點的位置打個小孔并栓上繩子。3.從中點開始每隔8㎝做一個記號。(或刻小槽)如圖所示:二探索規律1.平衡(一):(1) 如果塑料袋掛在竹竿左右兩邊刻度相同的地方,怎樣放棋子才能保證平衡?①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兩邊所放的棋子要同樣多。② 演示:如:左邊放3個棋子,右邊也必須放3個棋子,這樣才能保證平衡。(2) 如果左右兩邊塑料袋放入同樣多的棋子,它們移動到什么樣的位置才能保證平衡?① 學生思考,說出自己的見解。塑料袋掛在竹竿左右兩邊的刻度要相同。② 演示。如:左邊塑料袋掛在刻度“4”的點上,右邊塑料袋也要掛在刻度“4”的點上,這樣才能保證平衡。(3) 你有什么體會?要保證竹竿平衡:中點左邊兩邊棋子個數相同,且所掛位置與中點,刻度(距離)要相等。2.平衡(二):(1) 左邊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4個棋子,右邊的塑料袋在刻度4上,放幾個才能保證平衡?①也放4個棋子行不行?會產生什么結果?②應該放幾個?放3個。(2) 如果左邊的塑料袋在刻度6上放1個棋子。①右邊的塑料袋在刻度3上放幾個呢?學生交流,各自說出自己的見解。②右邊的塑料袋在刻度2上呢?學生不難得出結果,放3個。③右邊的塑料袋在刻度1上呢?學生不難得出結果,放6個。(3) 你有什么體會?左右兩邊棋子個數與刻度數的積要相等。3.平衡(三):(1) 問題:左邊在刻度4上放3個棋子并保持不變,右邊分別在各個刻度上放幾個棋子才能保證平衡呢?(2) 實驗活動:①學生動手進行實驗活動。②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③教師提供表格,引導學生展開活動。右刻度所放棋子數乘積(3) 匯報結果。右刻度12346所放棋子數126432乘積1212121212學生發現:左右兩邊刻度數和所放棋子數的積相等時,竹竿才能保證平衡。(4) 從表中你發現刻度數和所放棋子數成什么比例?學生觀察表中兩個量的變化情況,不難發現這兩種量成反比例。教學內容:設計運動場復習目標:使學生會從數學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有關圓的周長、面積等知識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復習過程:一揭示課題師: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運動場的設計,來為學校設計一個小型運動場。板書課題:設計運動場二組織活動1.介紹運動場的形狀。(1) 運動場由1個長方形和兩個半圓組成。如:(2) 長方形的長是兩條直線跑道的長,寬是兩個半圓的直徑。(3) 運動場共設4條跑道,最內側跑道的內沿長200m ,每條跑道寬1 m。(4) 直線跑道的長定為50米。出示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