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式與方程(1)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12冊92頁“整理與反思”和“練習與實踐”1、2、3、9題以及補充的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作用和等式的性質,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簡潔性,滲透初步的代數思想。在比較中進一步加深對方程、方程的解及解方程的區別、方程與等式的關系的理解。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ax±b=c”、“ab=c”、“ax÷b=c”、“ax±bx=c”等形式的方程解法,培養學生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3.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考方法,提高學生分析理解數量關系的能力,體會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便性。
教學重點、難點:用字母表示數和解簡易方程。
教學設計:
一、復習用字母表示數
1、組織學生討論交流用字母表示數的例子
(1) 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
(2) 用字母表示常見的運算定律。
(3) 用字母表示常見的計算公式。
2、討論用字母表示數時要注意些什么?(通過舉例說明)
小結:如1和字母相乘,1是不用寫的,數字和字母相乘,字母和字母相乘,乘號要省略,數字要寫在字母的前面,a的平方表示兩個a相乘,而2a表示2乘a。
3、完成書本練習與實踐第1題
4、完成書本練習與實踐第9題
(1)根據第一個數,分別用含有a的式子表示其它的數。并算一算它們的和是多少?
(2)根據四個數的和,可以計算出其余3個數分別是多少?
同桌互相合作,一學生說和,另一個學生說出四個數分別是多少。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二、復習方程和等式的區別和解方程。
1、出示復習題:下列等式,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說明理由。
18+25=43 5x+4x+8=35 x-2
4×3-18÷3 = 6 3x+5=7 a+4
我們知道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的特征是:它含有未知數,同時又是—個等式。
提問:方程與等式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可以用集合圖表示給學生看。
2、舉例說說什么是等式的性質?利用等式的性質可以做什么?
3、解方程
完成書本第2題,可以有選擇性的分小組完成,再補充幾題:
3x-6+4=16 x+0.25x=10 1+0.25x=10
三、補充練習
(一)填空
1、在( )里寫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1)3個x相加的和( ),3個x相乘的積( )。
(2)一批煤有a噸,燒了8天,平均每天燒m噸,還剩( )噸。
(3)一個圓柱底面半徑為r,高為h,它的體積v=( )。
(4)小明今年a歲,小華今年b歲,經過x年后,兩人相差( )歲。
(5)綠繩長x米,紅繩的長度是綠繩的2.4倍,紅繩長( )米,兩種繩一共長( )米,綠繩比紅繩短( )米。
(6)媽媽買8只茶杯,付了100元,找回m元,一只茶杯(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