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乘分數(詳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4—45頁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和直觀圖示,理解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探索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
2、通過操作、觀察,培養學生初步分析、推理的能力。
3、經歷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
教學重點:
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乘分數計算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在學校舉行的“小手藝展示”活動中,王芳同學獲得了“編織能手”的稱號。她每小時能織1/4米長的圍巾,根據這一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板書:每小時能織1/4米)
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師根據本節課所需選擇性地板書。
2小時能織多少米?
1/2小時能織多少米?
2/3小時能織多少米?
[學生如果提出的時間較大時教師就順勢改成2小時;如果學生提出其它問題,教師就說老師來提一個,將問題引過來]
師:要求2小時、1/2小時、2/3小時織多少米?該怎樣形式?為什么?
引導學生根據“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的關系列式。
[學生可能列出:1/4×2、1/4×1/2、1/4×2/3]
師:同學們真棒,不但自己提出了問題,還會根據“每小時織的米數×織的時間=織的總米數”這個數量關系來列式,這節課我們就先來研究這三道題。
二、探究研討,學習新知:
教學分數乘分數的意義。
1、教學1/4×2:
(1)師:先來看1/4×2,它表示什么意思?
生可能說:
1/4的2倍是多少?
2個1/4是多少?
(2)師:求2小時能織多少米,就是求1/4米的2倍是多少?你能通過畫圖或用紙條表示出它的意思嗎?
學生操作,抽生前臺展示。
[學生如果不能準確地表示,教師再引導說明。]
[師:怎樣表示1/4米呢?假設用這個紙條表示1米,1/4米就是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用陰影表示,這就是1小時織的,2小時織的呢?讓學生表示兩份。]
2、教學1/4×1/2:
(1)師:1/4×1/2表示什么意思,誰有想法?
(2)學生交流:
[可能出現:
生1:1/4的1/2倍是多少?師解釋:我們通常所說的倍數一般都是2倍、3倍……而1/2比1小,不夠1倍,所以我們一般不這么說。
生2:1/2個1/4是多少?師引導:1/2比1小,不夠1個一個呀!]
師:這兩位同學非常棒,都是運用遷移的方法根據1/4×2的意義來說的,那么到底表示什么意思,我們可以畫圖或折紙來分析一下,同學們自己動手試一試行嗎?
(3)學生動手操作。
(4)學生交流。
[對于出現的幾種情況,只要解釋正確教師就預以肯定。]
師:剛才同學們解釋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但如果不解釋,是不是就有點看不明白了,關鍵是大家沒有首先清楚地表示出1/4米,我們一起來畫一畫。
師再示范一次操作的過程。
3、教學1/4×2/3:
(1)1/4×2/3表示什么意思?
(2)生交流:表示1/4的2/3是多少?師:是不是這樣,我們再畫圖來驗證一下。
(3)學生交流。
4、小結:
剛才我們研究的這兩道題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一個數乘分數。通過剛才的操作,誰來說說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是什么?
學生交流。師生概括:一個數乘分數,可以看作是求這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板書: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5、練習:
下面的算式表示什么?(算式在大屏幕上出現)
1/3×1/3,1/4×2/5,3/4×1/5,3/4×2/9
探索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