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比”教學設計
理解2 :1的含義,畫一畫,想想可以畫多少個?為什么?
4、完成第5題。
獨立完成,集體核對。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的意義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過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及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比的概念實質是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表示兩個數量間的倍比關系。任何相關的兩個數量的比都可以抽象為兩個數的比,既有同類量的比,又有不同類量的比。教材還介紹了每個比中兩項的名稱和比值的概念,舉例說明比值的求法,以及比和除法、分數的關系,著重說明兩點:(1)比值的表示法,通常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表示,有的是用整數表示。(2)比的后項不能是0。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和運用比的意義及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系;教學難點是理解比的意義。
這一課,不管是聽別人上的課,還是自己上過的課,都有很多遍了。如何跳出原有設計真正體現新課程的理念,有效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是我為難的地方。上課時覺得很不流暢,甚至有些別扭,學生們似乎還是對“教師主導喂,自己被動吃”的教學方式比較適應,一旦放開反而不知所措。表現在課堂上就是學生的思維不夠活躍和主動,發言不是很積極。自己平時上課早就感覺到,只是苦于很難改變這種現象。尤其是到了高年級,這種現象更是普遍。細細想來,主要還是自己平時課堂教學中不注意新課程理念的滲透,多多少少搞的還是老一套。
這節可內容并不難,只是點比較多,比的意義、讀寫法、和分數及除法的聯系與區別,意義部分還要注意同類量和不同類量兩種情況以及前后項不能顛倒的問題,與分數除法的聯系區別部分還要討論為什么0除外,還得給時間學生去計算比值。點多了之后上課時就有趕時間的嫌疑,自己感覺課堂平淡無生氣。感覺既要完成教學任務又要體現新意,有點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意思,看來新課程、新教材、新教法,真正實施真的不是那么簡單,沒有深入地思考和實踐,不能保證做得最好。
幾點改進:
(1)要善于調動課堂學習氣氛,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持之以恒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僅是課堂教學的需要,更能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2)對所設計的教學問題和有關知識點沒有深入地思考和預設,有時顯得空間過大,使學生的思考失去針對性、方向性;有時又因為沒有提得很到位或明確,使得學生在思維的影響下,回答和思考的問題背離本課的教學目標和要求。
當然,理想的課堂也許很難達到,但我們應該有所追求,最好是無止境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