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比”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8~69頁,例1、例2、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三第1~5題。
教學目標:
1、理解比的意義,學會比的讀、寫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稱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數的關系。
3、使學生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過程中,感受比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增強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意識,提高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比的意義、讀法和寫法,求比值的方法。
教學難點: 求比值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例1。
對2杯果汁和3杯牛奶進行比較,可以用什么方法比?
(1)果汁比牛奶少多少杯或牛奶比果汁多多少杯?
(2)果汁是牛奶的幾分之幾或牛奶是果汁的幾倍?
2、板書:板書相差關系 倍數關系
二、教學新課
學習例1
1、談話: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常對兩個數量進行比價,今天我們要在除法的基礎上來比較兩個數量,學習一種新的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的方法。
板書課題:認識比。
2、初步探究比的意義。
(1)自學例1和試一試之間的內容
(2)匯報板書
果汁是牛奶杯數的比是2比3記作2 :3。
牛奶和果汁杯數的比是3比2記作3 :2。
(3)說說3 :2和2 :3分別表示什么?學生結合板書介紹比各部分的名稱,根據學生的介紹板書名稱。
(4)為什么在這兩個比中2有時在前項有時侯在后項呢?
引導學生理解誰是誰的幾倍或幾分之幾又可以說成誰和誰比,要注意誰與誰比,誰在前、誰在后。寫誰與誰比時,位置一定不要顛倒。
(5)做練習十三的第1題
(6)試一試。
在小組內說說洗潔液為1份,水分別看作幾份?說說是怎樣看出來的,集體交流。
還可以怎樣表示每種溶液里洗潔液與水體積之間的關系?
學習例2
1、出示例2學生自己計算填寫表格
2、匯報后教師追問:速度是怎樣計算的?
教師;速度反映的是路程和時間的關系,兩個人路程和時間的比應該怎樣寫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3、概括比的意義幾求比值的方法。
兩個數的比可以表示什么?學生討論后小結。
小結:兩個數的比都是表示兩個數相除的關系,因此,兩個數的比表示兩個數相除,比的前項處以后項得到的商叫做比值。板書:比值。
說說例1和例2中各個比的比值分別是多少?怎樣求的?
4、完成試一試。
探究比同除法、分數的關系
1、觀察:3 :5=3÷5=
思考:比的前項相當于除法中的什么?分數中的什么?
比的后項相當于除法中的什么?分數中的什么?
比號相當于除法中的什么?分數中的什么?
比值呢?學生交流后完成板書:
除法 被除數 ÷ 除數 商
分數 分子 — 分母 分數值
2、區別意義
比表示兩個數的關系,除法是一種運算,分數是一種數。
比是表示所比較的兩個數的關系,如2 :3也可以寫成 ,仍讀作“2比3”。
討論:比的后項可以是0嗎?為什么?
指出:因為比的后項相當于除法的除數,而除數不能為0,所以比的后項不能為0。
3、完成練一練。
(1)完成第1題。
獨立完成。結合題意說出每個比及比值的含義。
(2)完成第2題。
獨立完成,說說比的含義。
(3)完成第3題。
獨立完成填寫。匯報交流。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十三第1題。
獨立填寫。
說說每個比所表示的含義。
2、完成第2題。
獨立完成,說出比值所表示的意義。
3、完成第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