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比例
2、教師黑板的長為3米,在圖紙上的長為3厘米,求這幅圖紙的比例尺。
3、精密儀表上的一個零件4毫米,量得在設計圖紙上的長度是8厘米,求這幅圖紙的比例尺。
(設計意圖:這些練習,既鞏固新知,又讓學生體驗思維的樂趣,既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又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六、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自己的表現如何?給自己打打分。
七、布置學生填質疑卡
八、作業 課本練習八的第2、3題
比例尺的應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根據比例尺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師生、生生的交流活動中,體會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結合實際,經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數學的思維方式,培養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讓學生經歷和體驗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樂趣,感受到比例尺的實用性和科學的探索方法,培養學生讀圖、用圖以及小組合作的意識,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合作學習的情感。
教學重點:能按給定的比例尺求相應的實際距離。
教學難點:比例尺在生活實際中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 、復習比例尺的意義:
剛才老師了解到同學們的五一安排非常豐富,其實在我們學校周圍也有許多美麗的景點。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幅地圖,你能看到什么?還能看到什么?(觀察的非常細致)比例尺1:10000你是怎么理解的?你還了解比例尺的哪些知識?
預設生1:圖上一厘米表示實際中的一萬厘米,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一萬倍。
2: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板書)
3:同樣的知道(比例尺)、(圖上距離))我們就可以求(實際距離)
那么知道 (比例尺)、(實際距離)我們就可以求(圖上距離)
也就是說知道其中的兩個量,我們就可以求出第三個量.()
2、揭示課題。
大家對比例尺有了深刻的了解,其實比例尺在我們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比例尺的應用。(貼出課題)
二.教學求實際距離.
1、求東門小學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
下面,我們就帶上比例尺,進行一次地圖上的旅行吧,F在我們從東門小學出發到鐵塔寺。
(1)出示課件:
仔細觀察所以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預設一:生提:圖上距離是多少? (測量)
預設二:從東門小學到鐵塔寺實際距離大約多少米?(評:真了不起,這個問題很有價值,我們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仔細觀察所有信息與問題, 要求從東門小學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我們就必須先知道什么? 老師給同學們也提供了同樣的地圖,請你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求出從我們東門小學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