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比例 第五課時 認識比例尺
教材簡析教科書p48 “練一練”和練習十一的第1、2題教學要求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看懂線段比例尺,會求一幅圖上的比例尺,會把數值比例尺與線段比例尺進行轉化。2、使學生在觀察、比較、思考和交流等活動中,培養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教學重點、難點重點: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看懂線段比例尺,會求一幅圖的比例尺。難點: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求一幅圖的比例尺。教學準備電腦課件、投影儀 教 學 過 程師生雙邊活動改進意見一、設置情境,比較引入演示:出示出示一組大小不同的中國地圖。師:通過觀察,你發現了什么?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師:想知道地圖是怎樣繪制出來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板書課題:比例尺)二、自主探究,認識新知1、出示例6。師:題中要我們寫幾個比?這兩個比分別是哪兩個數量的比?什么是圖上距離?什么是實際距離?2、認識探索寫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比的方法。師: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不同,怎樣寫出它們的比?(學生獨立完成后,展示、交流寫出的比,強調要把寫出的比化簡。)3、比例尺的意義及求比例尺的方法師:像剛才寫出的兩個比,都是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我們把圖書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題中草坪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師:怎樣求一幅圖的比例尺?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4、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實際意義。師:我們知道這幅圖的比例尺是1:1000,也可以寫成1/1000。你是怎樣理解這幅圖的比例尺的?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指出:為了計算簡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是1的最簡單整數比。像1:1000這樣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數值比例尺。5、認識線段比例尺比例尺1:1000還可以用下面這樣的形式來表示。0 10 20 30米 師介紹線段比例尺。問: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多少米?3厘米呢?指出像這樣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線段比例尺。三、獨立練習,鞏固提高1、做“練一練”第1題。 2、做“練一練”第2題。 四、總結評價,生活延伸1、你學會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2、在生活中找找,哪些會用到比例尺 獨立相互說,指名說。先說說每幅圖中比例尺的實際意義。 學生各自測量、計算,再交流思考過程。 板書設計 認識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自我滿意度:a滿意( )b基本滿意( )c不滿意( )d特別不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