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義
教學目標
1.理解,掌握比的讀法和寫法,認識比的各部分名稱.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確求出比的比值.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建立比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在日常生活和和工農業生產中,常常需要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比較的方法我們已經學過兩種(比較兩個數量之間相差關系用減法;比較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用除法),今天我們學習一種新的比較方法,叫做比.(板書:)
二、講授新課
(一)教學例1
例1.一面紅旗,長3分米,寬2分米.長是寬的幾倍?寬是長的幾分之幾?
板書:3÷2= = 2÷3=
1.3÷2表示什么?長是寬的幾倍也可以說成誰和誰在比?是幾比幾?長和寬的比是3比2表示什么?
2.2÷3表示什么?寬是長的幾分之幾也可以說成是誰和誰在比?是幾比幾?寬和長的比是2比3表示什么?
3.小結
(1)長是寬的幾倍,有時也可以說成長和寬的比是幾比幾;寬是長的幾分之幾,有時也可以說成寬和長的比是幾比幾.
(2)3分米和2分米都表示長度,它們是同一種量,我們就說這兩個量的比是同類量的比.
4.練習
有5個紅球和10個白球,求紅球是白球的幾分之幾,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說?求白球是紅球的幾倍,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說?
(二)教學例2
例2.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00千米,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1.求的是什么?誰除以誰?也就是誰和誰進行比較?
2.汽車行駛路程和時間的比是100比2表示什么?
3.思考:單價可以說成是誰和誰的比?
工作效率可以說成是誰和誰的比?
商可以說成是誰和誰的比?
4.小結
通過剛才的例子可以看出,用表示兩種數量的數相除,可以得到新的量,這個新的量也可以用兩個數的比來表示,我們就說這兩個量的比是不同類量的比.
(三)歸納總結
引導學生觀察板書 ,什么叫比?
教師板書: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四)練習
1.學校里有10棵楊樹,7棵柳樹,楊樹和柳樹棵數的比是( ),柳樹和楊樹棵樹的比是( )
2.小華用2分鐘口算了50道題,小華口算的題量和所用時間的比是( ).
3.學校食堂買20千克青菜,用了10元錢;買了30千克蘿卜,用了42元錢;買蘿卜和青菜數量的比是( ),青菜和蘿卜單價的比是( ).
(五)比的各部分名稱和求比值的方法(演示課件)
1.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說法變了,書寫格式和名稱也就變了.
例如: 3比2 記作:3∶2
2比3 記作:2∶3
100比2 記作:100∶2
2.“∶”叫做比號,讀作比(比號在兩個數中間,注意與語文中的冒號區別),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板書:
3.提問:比的前項和后項能隨便交換位置嗎?為什么 ?
4.練習:求比值
教師說明:求比值不寫單位名稱.
(六)比、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演示課件“比、除法、分數的異同”)
1.教師提問
(1)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比和除法到底有什么關系?
(2)為什么要用“相當于”這個詞?能不能用“是”?
(3)在除法中,除數不能是零,那比的后項呢?
2.比的分數形式
(1)教師:比還有一種表示方法,就是分數形式.例如:
板書:3∶2可以寫成 ,仍讀作“3比2“
2∶3可以寫成 ,仍讀作“2比3”
(2)思考:比和分數有什么關系?
三、鞏固練習
(一)填空
兩輛汽車,甲車4小時行駛200千米,乙車3小時行駛180千米.
1.甲車的速度可以說成( )和( )的比,是( )∶( ),比值是( ).
2.乙車的速度可以說成( )和( )的比,是( )∶( ),比值是( ).
3.甲、乙兩車所行路程的比是( ).
4.甲、乙兩車所用時間的比是( ).
5.甲、乙兩車所行速度的比是( ).
(二)選擇
1.大卡車載重量是5噸,小卡車載重量是2噸,大小卡車的載重量比是 .( )
2.如果a是b的3倍,那么a和b的比是1∶3.( )
3.小強的身高是1米,爸爸的身高是173厘米,小強和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 )
(三)思考題
1.甲乙兩隊比賽結果是3∶2,是指這節課所學的比嗎?
2.根據男、女生人數的比是4∶5,你可以知道男女生的具體人數嗎?
3.一臺機器上有大小兩個齒輪,大齒輪有100個齒,每分鐘25轉;小齒輪有40個齒,
每分鐘120轉.根據所給條件,你可以寫出哪些比?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比和除法、分數之間的聯系是什么?區別呢?
五、課后作業
(一)應用題,
1.小紅3小時走了11千米.寫出她所走的路程和時間的比.
2.航空模型小組8個人共做了27個航空模型.寫出這個小組做的模型總數和人數的比.
3.商店一共運來8.2噸水果,其中有3.5噸是橘子.寫出運來橘子的重量和運來水果的總重量的比.
(二)求比值.
4∶5 0.8∶0.4
六、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