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應用題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7—118頁,例4和“做一做”,練習二十五的第1—4題;
教學目的:整理和復習與o;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有關的,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這些稍復雜的之間的內在聯系.掌握它們的解答方法。
教具準備:教師準備兩塊小黑板,一塊寫好口算練習題,另一塊寫好教科書第117頁例4及下面討論的問題。
教學過程 :
一、口算練習
教師出示小黑板上的口算練習題.讓學生直接在練習本上寫得數,然后集體訂正。
二、教學例4
1.復習“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應用題。
教師:“下面我們來復習。”(出示小黑板上的例4。)
例4學校舉辦的美術展覽中,有50幅水彩畫,80幅蠟筆畫。蠟筆畫比水彩畫多幾分之幾?水彩畫比蠟筆畫少幾分之幾?
教師:“請同學們先自己解答這道應用題。解答完以后。想一想這道題中的兩個問題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解答。同時請一名學生在黑板上解答。
(80 - 50)÷50 = (80 - 50)÷80 =
答:蠟筆畫比水彩畫多 :水彩畫比蠟筆畫少 。
解答完以后,教師讓學生說明這道題中兩個問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這兩個問題的相同點是:都是求水彩畫與蠟筆畫之間的關系。不同點是:一個是以水彩畫的數量(50)作標準,看水彩畫與蠟筆畫數量的差是水彩畫數量的幾分之幾;另一個是以蠟筆畫的數量(80)作標準,看水彩畫與蠟筆畫數量的差是蠟筆畫數量的幾分之幾。
教師:“對!所以我們在解答時.一定要認真分析數量關系。要弄清以哪個數量作為標準,也就是說。要弄清以哪個數量作為單位“ 1。”
2,復習“已知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和其中的一個數,求另一個數”的應用題。
教師:“接著例4的這兩個問題.我們再來討論下面的兩個問題。”(出示小黑板上其余的問題。)
(1)根據“蠟筆畫比水彩畫多 ”這個條件:
如果已知水彩畫有50幅.怎樣求蠟筆畫有多少幅?
如果已知蠟筆畫有80幅.怎樣求水彩畫有多少幅?
(2)根據“水彩畫比蠟筆畫少 ”這個條件:
如果已知水彩畫有50幅。怎樣求蠟筆畫有多少幅?
如果已知蠟筆畫有80幅.怎樣求水彩畫有多少幅?
教師:。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解答這幾個問題。解答的時候,要認真想一想每道題中應該以哪個數量作為單位1:”
學生解答完后。指名叫幾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分析數量關系和怎樣解答的。分析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弄清什么時候用乘法計算,什么時候列方程解答或用除法計算。一般可以概括成:當我們知道了作為單位l的數量,要求它的幾分之幾時,就用乘法計算(根據乘法的意義1)反之,如果是求作為單位“1”的數量時,列方程解答,或者是用除法計算(根據除法的意義)就比較方便。
3.復習百。
教師:“如果我們把以上各題中的分數都改為百分數,解答的方法一樣嗎?”(一樣)
指名學生口頭改編題目,并解答。(例如。把例4的問題改為求“蠟筆畫比水彩畫多百分之幾?水彩畫比蠟筆畫少百分之幾?”解答的結果是百分數。)
教師:“百與實質是一樣的.只不過是把比較兩個數量關系的分數用百分數來表示。”
三、課堂練習
1.做教科書第117頁“做一做”的第l題。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訂正時,可以請一名學生說一說合格率與廢品率的關系。以加深學生對這些實際問題的理解。
2.做教科書第117頁“做一做”的第2題。
學生做完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在每道題中要以哪個數量作為單位“1。”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為什么。
四、作業
練習二十五的第1—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