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
教學目標
1.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知道百分數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
2.能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教學重點
使學生正確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熟練地讀寫百分數.
教學難點
使學生弄清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系與區別.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一)教師提問:什么叫分數?
(二)填空
1.把3個蘋果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到 個蘋果.
2.小明飼養了3只白兔,4只灰兔.白兔與灰兔的只數比是( ).白兔的只數是灰兔的 .
(三)思考
1.這里的 ,表示的是哪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也可以說成是哪兩個數量的比?
2.這個 與上題中的 個蘋果有什么區別?
教師說明:分數既可以表示一個數,又可以表示兩個數的比.
二、新授教學
(一)引入新課
1.教師提問
(1)花生仁的出油率是38%,
(2)種子的發芽率是96.2%,
(3)九月份比八月份增產了5%,
你們知道這三個數都是什么數嗎?
2.教師說明
在生產、工作和生活中,進行調查統計、分析比較時,經常要用到百分數.那么百分數表示的意義是什么呢?百分數又該怎樣書寫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
教師板書課題:
(二)教學例1(課件演示:)
例1.某小學六年級的100名學生中有三好學生17人,五年級的200名學生中有三好學生30人.分別算出兩個年級的三好學生各占本年級學生人數的幾分之幾?
1.學生獨立解答
2.學生反饋,教師板書
(1)六年級三好學生人數占本年級學生人數的 .
(2)五年級三好學生人數占本年級學生人數的 . 3.教師提問:直接比較哪個年級三好學生人數所占的比率大,容易嗎?為什么? 4.教師說明:為了便于統計和比較,通常用分母是100的分數表示. 5.學生獨立解答 = 五年級三好學生人數占本年級的 . 教師板書:用 蓋住 6.教師提問 (1)哪個年級三好學生人數占的比率大? (2)這兩個比率分別代表什么? (三)教學例2(課件演示:) 例2.一個工廠從一批產品中抽出500件,經過檢驗,有490件合格.由此推算出這批產品合格的比率是 ,也可以寫成 . 1.學生反饋:這批產品合格的比率是 ,也可以寫成 . 2.思考:假如生產另一批同樣的產品,合格的比率是 ,哪一次生產的產品合格的比率高? 3.教師說明 這里的 和 ,雖然不是最簡分數,但為了便于比較,不再把它們化簡. (四)總結百分數的意義 1.教師說明:(指板書)這里的 、 、 都可以叫做百分數. 2.想一想,議一議 (1)這幾個數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這幾個數表示的意義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什么樣的數叫做百分數? 3.總結百分數的意義. 教師板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 4.思考: 、 、 可以分別寫成比的形式嗎?比的后項都是多少? 教師說明: 、 、 這些百分數都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也就是說都是一個比率,因此,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教師板書: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五)百分數的寫法 1.教師說明: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的形式,而在原來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號“%”表示. 2.教師示范“%”的寫法并板書:17%、15%、98%. 3.教師說明: (1)百分數的分子可以小于100,如17%;也可以大于100,如115%; (2)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小數,如101.%. 4.練習 (1)百分之八十一 (2)百分之四十二 (3)百分之一百二十點三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百分數的意義的寫法,想一想:什么叫做百分數?百分數通常怎樣寫? 四、鞏固練習 (一)百分數和分數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二)本節復習中的兩個分數 都可以寫成百分數嗎?為什么? (三)判斷 因為 ,所以 噸可以寫成75%噸.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五、課后作業 (一)寫出下面的百分數. 1.百分之六 2.百分之二百 3.百分之三點九 4.百分之八十五 5.百分之六十 6.百分之一百五十 7.百分之二十四點七 8.百分之零點六四 (二)填空. 1.六年級有學生100人,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兒童組)的有96人,達標的人數占六年級總人數的( )%. 2.某化肥廠原計劃生產化肥100噸.實際生產化肥112.5噸,相當于原計劃的( )%. 六、板書設計 六年級三好學生人數占本年級的 17% 五年級三好學生人數占本年級的 15% 這批產品合格的比率是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百分數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教案點評 1、抓住新舊知識的共同點,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認知準備,提高了學生的遷移能力。 2、教法與學法指導緊密結合,講練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練習有針對性,有密度,有層次。 調查研究 活動目的 1.理解百分數的意義,了解百分數在實際應用中的重要性. 2.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 活動過程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 2.調查關于中國的教育、工業、農業、交通、保險、醫療等行業的數據. 3.根據數據對各行業提出合理化建議,并預測未來發展的趨勢.
探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