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認識
教案設計
路紅歷
教學內容:
認識圓的特征、圓心、直徑和半徑,學習畫圖的步驟和方法(P88_89)。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及在同一圓內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及其空間觀念的建立。
3、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了解畫圓的步驟和方法。
教學難點 :了解畫圓的步驟和掌握畫圓的方法。
教學過程 :
一、情景導入
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平面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
(劉偉和劉東說其中一個)
學生邊回答邊從老師準備的圖形中,找到相應的圖形貼在黑板上。
看老師這還剩了一個平面圖形,你們認識它嗎?(圓)
在日常生活中你看到過哪些物體是圓形的?(圓桌面、井面、鐘表面、膠布圈、硬幣、車輪)
(劉東和劉偉說說)
圓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的運用,因為時間關系我們在這就不再列舉了,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兩位大家熟悉的好朋友——唐老鴨和米老鼠,我們來看一下。
多媒體顯示:唐老鴨和米老鼠分別推一輛圓輪子的手推車,其中唐老鴨的推車車輪的軸心不在圓的中心,米老鼠的車輪的軸心在圓心。
(板書課題:)
二、探索獲取
(一)、畫圓。
1、看誰用什么辦法在白紙上畫一個圓?
學生有的用手中的圓形物體畫,有的用圓規畫。
(1) 剛才畫圓時我看到有的同學在用這個工具畫圓,你們知道它的名字嗎?下面請這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圓規的組成和用法。
圓規有兩只腳,一只腳是針尖,另一只腳上裝有畫筆。畫圓時,首先把圓規的兩腳分開,固定好兩腳的距離,其次,把有尖針的一腳固定在一點上,然后,把裝有畫筆的另一只腳旋轉一周,就可以畫出一個圓。
(師邊聽邊板貼畫圓的步驟)
(2) 指生復述畫圓的步驟。
(3) 學生照樣子在本上畫圓,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
2、提問:畫圓時圓規的哪個腳始終不動?(針尖)
3、小結:這個腳所在的點是固定不動的點,畫圓時固定不動。請你在這點上向老師這樣做個標記。
4、下面,請同學們任選一個圓并把它剪下來。(提示:剪時一定要沿圓的邊剪)
(二)、認識圓各部分名稱及掌握圓的特征。
1、認識圓心。
(1)、把你手中的圓對折幾次,用紅筆沿著折痕畫下來。你發現了什么?(這些折痕相交在了畫圓時的固定點上。)
講解:畫圓時,固定不動的點,叫圓心,通常用字母“ O”表示。
教師帶學生讀一遍:圓心 O。
讓學生標出所畫的兩個圓的圓心,并用字母表示。
(2)、你們能在紙上不同的位置畫兩個圓嗎?
提問:你怎么讓你畫的圓在不同位置的?這說明誰決定圓的位置?
小結: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2、認識直徑。
這個紅點是圓心嗎?對這是圓上的任意一點,在圓上還有許多這樣的點。
講解:
3、課堂練習:
(1)學生操作學具,讓學生在課前準備好的圓形紙片上找到圓心,畫出半徑、直徑,并用字母表示出來。
1 教師巡回指導,有問題及時解決。
2 抽生將自己畫的結果展示給大家看,集體訂正。
4、引導學生認識同圓直徑與直徑、半徑與半徑、直徑與半徑間的關系。
(1)出示問題:
1 在同一個圓里有多少條圓的直徑和半徑?你是怎么知道的?
2 在同一圓里,直徑與直徑、半徑與半徑有什么關系?
3 在同一圓里,直徑與半徑間有什么關系?
(2)學生操作學具。
(3)分小組討論。
(4)小結:
在同一圓里有無數條圓的直徑和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長度都相等;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 ,(板書: )
5、學生自主學習畫圓的方法。
(1)講述:我們初步了認識圓這種新的幾何圖形,了解它的一些特征,那么,該怎樣來畫一個圓呢?
(2)抽生說出不同的畫圖方法。
(3)讓學生自學教材上介紹的利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1 組織學生討論:利用圓規畫圖要先確定什么?再確定什么?
2 學生嘗試用圓規任意畫一個圓。
(4)學生畫完圓后,教師引導他們思考:在畫圓的過程中,你認為圓心的作用是什么?圓的半徑的作用是什么?
(5)小組活動:學生嘗試用釘、線、粉筆在小黑板上畫圖。
三、鞏固練習:
1、說一說下面的線段是不是各圓的半徑和直徑,并說明理由。
2、課本第90頁第3題,填表。
r(米) | 0.24 | | 1.42 | | 2.6 |
d(米) | | 0.86 | | 1.04 | |
3、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1)、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 ( )
(2)、直徑的長度總是半徑的2倍。 ( )
(3)、半徑2厘米的圓比直徑3厘米的圓大。 ( )
4、提高題。
為什么生活中我們把車輪制成圓形的?
(電腦演示圓形車輪和方形車輪的車在馬路上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