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幾分之幾
教學目標 :
1、通過創設情境,學生初步感知分數是如何產生的,并產生學習數學的愿望。
2、學生能直觀地認識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過程 :
一、情境導入 。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西游記》的故事嗎?今天王老師就講一段給大家聽。
話說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一天路過桃園,停下來休息,孫悟空、豬八戒見了又大又紅的水蜜桃口水直流。師傅說“要吃桃子可以,不過我得先考考你們。”悟空、八戒連連點頭:“行啊!行啊!” 師傅說:“有4個桃,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請寫下這個數。” “這太簡單了!” 悟空、八戒提筆就寫了個“2”。師傅接著說:“要是把2個桃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多少?請寫下這個數。” 悟空手快,順手寫了個“1”。師傅不緊不慢地說:“要是把1個桃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多少?又該怎么寫呢?” “半個!半個!”“可是半個用一個數該怎么表示呢?”這兄弟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
師:同學們,半個還能用以前學過的整數來表示嗎?<把此句話刪除>你們能幫這個忙嗎?誰會用數來表示半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均可,此處應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
生:上黑板試著寫數。(學生應是爭先恐后的上黑板用各種方法表示半個)
師:這個數字咱們以前可沒見過,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分數)這節課咱們就一起來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此處過渡突然,如何引導學生自然而然關注分數話題應是教師思考的問題……>
<整個開頭雖有趣,但缺新意,既然是賽課,應盡量能讓聽課者有耳目一新之感覺……>
二 、教學新課
1、 自學交流:
(1)師:看了這個課題,你想要了解分數的哪些知識呢?
(2)同學想知道的東西還真多,下面請同學們先自學課本95頁的內容,看看你能從書中獲得關于分數的哪些知識?(學生自學1分鐘)
(3)師:同學們,通過自學,你們獲得了關于分數的哪些知識,說給大家聽聽好嗎?(學生嘗試讀分數:課件練習1)
<學生自學課本的時間可稍長,不可形式主義,另外,學生看書時最好能帶著問題,這樣,學習的目的性才能很強,否則有無的放矢之嫌。學生嘗試讀分數的時間安排不夠恰當,讀分數這一知識目標應是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自然感悟,而非教或非練,依我個人之意課件練習可去,當然我并不知道你課件倒底是何內容……>
2、 認識1/2
(1)出示課件一塊月餅
師:星期天,麗麗到好朋友玲玲家去玩,玲玲拿出一塊月餅和麗麗一起分享,猜猜看,玲玲會怎樣分這塊月餅呢?教師演示課件平均分。
師:每一份可以怎么表示?(課件演示1/2)
師:誰能將剛才分月餅的過程完整地說一遍嗎?(把一個月餅平均……)
師:學生集體將剛才的過程說一遍,同座位互相說一遍。<此處強化有余,對分數的認識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否則評委會認為在過分關注雙基……當然,并不是說雙基并不重要,因為此處是分數的“初步認識”,……
(2)出示課件另一塊月餅
師:現在我把塊月餅分成兩份(不平均分),能用1/2來表示其中的一份嗎?
師:所以,只有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才能用分數來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
<此過程不妥,對分數的概念初步建立還不充分,為時尚早,另外,我個人認為對二分之一的處理要充分,也就是要把有限的教學資源充分擴大它的效用,如可讓學生通過折紙等來進一步認識二分之一,同時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如讓學生(創造出)折出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甚至讓學生折出想要的分數,如:八分之三、十六分之一等,這樣課堂就能體現生成性……>
(3)練習:判斷圖中涂色部分能否用1/2表示?
師: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分數1/2,該怎樣寫這個1/2呢?(教師聯系分餅的過程,介紹書寫的順序并板書,學生用手空書1/2)怎么讀呢?(板書1/2,二分之一)
<此過程可刪,并進行重新整合,對讀與寫這兩個環節,我在前面已有所闡述,應在教學過程 中感悟,如讓學生試寫分數并讀,當然教師在前面的教學過程 中對寫分數這一過程要有意識的慢一點,讓學生受教育于無聲和無形中,且此過程可置后一點,知識的形成要自然…………>
3、認識1/3
(1)這兒一個圓,是怎樣分的?每一份可以用怎樣的分數來表示呢?(板書1/3)
師:誰來完整地說說1/3表示的意思。(把一個圓……)
(再叫兩名同學說)
(2)教師取出長方形紙,問:怎樣找出這張紙的1/3?(學生講出方法,教師課件演示)
師:你能在這張紙上找出幾個1/3呢?(生說,教師課件演示)<這一點的滲透很好,關注了知識及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
4、認識1/5、1/10
(1) 剛才同學們已經認識了1/2、1/3、1/4,接下來你們還想認識幾分之一呢?(教師將學生隨意報的分數依次寫在黑板上)<此處根據我上面提出的觀點可能要重新作一調整,當然你全可不顧……>
(2)學生將書中例3、4的填空獨立完成
匯報并板演,教師演示課件1/10<此處教師自己要意識到對認識十分之一在教材中安排的用意:認識十分之一是對一個計量單位的認識,當然這無需向學生說出,因為到五年級時認識分數的意義時對單位1的理解就包涵三個方面: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一群物體等;>
(3)教師指著黑板上的分數,像這樣的數,都是分數。(板演完整)
<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對分數概念的外延要擴展…………>
師:剛才同學們學得真棒!老師有幾道題要考考大家,請看題。<是老師考考大家嗎,此話不妥……教師的教學觀念要更新,課堂中的一言一行都能體現出你的教學理念來,教師在課堂中應是一個研究者、合作者,而后才是引導者。>
(課件練習2:判斷下列圖形中的陰影部分能不能用1/4來表示)
5、小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折出長方形紙的1/4(板書1/4)
(1)選幾個有代表性折法上臺展示。師:說一說你涂色的部分為什么可以用1/4表示?
討論:這幾種折法不同,每一份的形狀也不相同,為什么都可以用1/4來表示其中的一份呢?(看課件討論)<此過程我已把它前置,不知你能否認可,若同意,此過程要重新調整并進行整合……>
6、剛才,老師把一塊餅、一個圓、一個長方形、一條線段平均分成幾份,在生活中,你還可以把哪些東西平均分?自己選一個分數,同座相互說說它表示的意思。
7、綜合練習
(1) 課件練習3(1、在圖上選適當的部分涂上顏色表示下面的分數:2、下面哪個圖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數表示,寫下這個分數)
(2) 課件練習4(判斷)
(3) 課件練習5(快速搶答:圖中涂色部分是全圖的幾分之一)
(4) 課件練習6(思考題)
<練習不要板塊式,給人沒有一種輕松感,要少而精,且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要既鞏固所學生新知,又學得愉快……讀寫分數的知識點可在練習中穿插安排,……如可問學生:學到現在,你們會讀分數嗎?分數如何寫?試試看……當然,教師的語氣應要更具啟發性和激勵性……>
三、小結
請你用“我學會了……”說說你本節課的收獲。
四、 故事結尾,設置懸念
師:老師還要接著剛才的故事說下去。師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又熱又渴,唐僧派八戒找個西瓜解渴。不一會兒,八戒汗淋淋地抱來一個大西瓜。悟空說:“咱們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分到四分之一,怎么樣?” 八戒一聽就急了,“什么,我找來的西瓜,只能得到四分之一,太少了太少了,不行,不行,我得要八分之一,最少也得分到六分之一。”聽了八戒的話,悟空笑得前附后仰:“你這貪吃的八戒啊,聰明反被聰明誤啊!”同學們,悟空的話有道理嗎?
師:這個問題留給你們思考。
結語:教學中,應關注課堂教學的生成性、建構性及評價的多元性,本節課還需王老師你自己仔細琢磨,一堂課應像一篇美文,要講究整體性、流暢性、變通性等。以上我提的一些看法只是一家之言,全且不聞,畢竟我的看法有時也很有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