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
義務教育實驗教材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
(第二課時)
重慶市萬州區康家中心小學 李萬蓮
教學內容:教材P—59 例4(兩步計算應用題)
教學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體會數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發展的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一個數的幾倍的數量關系的過程。
教學難點 :應用分析推理將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數量關系的過程。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春天到了,小朋友們想去春游嗎?(想)那你們最想到哪里去呢?學生舉手說(……公園)。好!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到公園去。請注意:公園里到處都有游戲,到處都有數學問題。我們先去小湖邊看看。
2、出示課件(主題圖第一幅):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你會知道些什么?能發現什么數學問題?學生匯報:水中有6條船,每條船上坐著4人,一共有多少人?
師:你打算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生:口答(略)
師:這些小朋友劃船后又要去哪里?請看。
3、出示課件(主題圖):你能說說圖意嗎?
生:小朋友劃船后又去坐碰碰車,每車坐3人,他們需要幾輛車?
二、合作探究,
1、過渡:真棒!不但看懂了圖意,還發現了數學問題。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同桌討論:你用的什么方法?是怎么想的?待會向大家匯報。
2、學生探究的方法和過程,教師巡視、引導、點撥。
3、學生匯報交流,老師板書算式。(學生在匯報綜合算式的思路時,課件出示“要解決‘小學生需要坐幾輛碰碰車’的問題,必須先知道坐車的總人數和每輛車坐的人數。”)
4、小結揭題。
剛才,我們時經過了幾步?(生:兩步。)對了,它告訴我們: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往往需要經過多次計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結果。這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內容——兩步計算應用題(板書)。
三、聯系生活,鞏固新知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十三”第一題。
(1)過渡:公園好玩嗎?(好玩)不錯,不但有趣,還讓我們學到了數學知識。還想玩嗎?(想)真巧,這次春游正是3月12日,是什么節?(植樹節)愿意植樹嗎?(愿意!)好!看誰最能干。
(2)課件出示該題圖:你會解決圖上的問題嗎?請在作業 本上完成,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如果有困難,可請同學幫助。
(3)匯報交流,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十三”第二題。
(1)過渡:同學們植樹流了很多汗水,口渴了,公園里有汽水,你們想喝嗎?(想)好!
(2)課件出示該題圖:請看,每人平均可以喝幾瓶?獨立完成。
(3)學生匯報交流。
(二)綜合練習
1、過渡:公園里太好玩了,很多同學沒玩夠,但時間不等我們。準備離開了,你們打算買點什么紀念品呢?老師給大家提個醒兒:你們下期進入三年級要用鋼筆寫字了。
2、課件出示該題圖:誰能看懂這幅圖的意思?說給大家聽聽。……很好!那就請解決圖上的問題吧!
3、匯報交流。
結束語:同學們玩得真開心,可惜時間到了,該回家了,有機會下次再來,好嗎?下課。
生:起立。
二OO四年三月十七日